华工象棋论坛

标题: 复制不了,先贴一下再删 [打印本页]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3-1-19 16:08
标题: 复制不了,先贴一下再删
古谱《湖涯集象棋谱》原系手抄本,编集者佚名。
《湖涯集象棋谱》是收集当时象棋艺人流传的排局汇编而成的,以江湖棋局为主,还有少量的图案局、红连照胜局、红宽紧胜局、普通和局等,内容丰富。
《湖涯集》的成书时间,书中没有标明。笔者认为,本谱是在《蕉窗逸品》之后而早于《焦竹斋象棋谱》写成的。古谱《蕉窗逸品》光绪五年(1879年)刊印。《湖涯集》诠正了《蕉窗逸品》中的“鸳鸯二炮”局;将《蕉窗逸品》中的“跨海征东” 局增加黑象成为变化繁复的名局“小征东”;还将《蕉窗逸品》中的“马跳檀溪”局加象,提高了该局的质量;因此《湖涯集》成书应该晚于1879年。手抄本《蕉竹斋象棋谱》是清宣统庚戊年(1910年)成书的,书中所载的“五子夺魁”(即著名江湖大局“带子入朝”),显然是根据《湖涯集》第7局“落底金钱”局进一步加工而成的;书中的“小鸳鸯”、“小金鸡”、“双龙二士”局,也明显是在《湖涯集》“馈礼求和”、“三献刖足”、“小青龙”局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说《湖涯集》是在《焦竹斋》之前成书的。由此可以推断出,《湖涯集》的成书年代,是1879年至1910年之间,具体是那一年,尚无法定论。可以说《湖涯集》是当时承前启后的作品。《蕉窗逸品》、《湖涯集》、《焦竹斋》向世人展现了那个时期三十多年间的排局状况,是排局史上重要的资料,其艺术性可与清代中叶的《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四大排局名谱相媲美。
《湖涯集》中的江湖局,有当时民间流行的传统古局,如“秦琼卖马(秋雨梧桐)”、“小二炮(二炮争先)”、“观灯十五(大鹏展翅)”等;更有当时产生的创新局“诸葛借箭”、“渭水钓鱼”、“将军挂印”、“炮打中营”等等。《湖涯集》中还有古局欣赏研究与诠正,如“辕门树帜”、“诸葛借风”、“乘风破浪”等等。与现代完整的排局体系(即江湖棋局、古局研究诠正、棋局创作)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湖涯集》在排局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湖涯集象棋谱》的原抄本,是杭州许有之先生赠与上海屠景明先生的。原抄本年代已久,底面皆无,内中亦有残缺,更无序跋目录可寻。后得知杭州胡锦炎先生有藏本《橘中秘残局》,内容全与《湖涯集》相同,后经上海杨明忠先生、福州魏子丹先生组织整理,并于1976年油印成册。这是《湖涯集》第一次得以印刷,此后本谱流传开来,引起了现代排局家的注意和研究。象棋排局名家朱鹤洲、蒋权先生经过深入研究、诠注,于1991年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湖涯集象棋谱》,这是本谱第一次正式出版发行。杨明忠、陆曙光、陶诒谟先生三位象棋名家合作研究的诠注本,于1992年由蜀蓉棋艺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的前身)出版发行。这是本谱第二次正式出版发行。这两个诠注本对本谱均做了详细的诠注,是研究《湖涯集象棋谱》的珍贵资料,使本谱流行更为广泛。现在距这两个诠注本的出版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读者已经很难买到本谱了,有些棋局的变化和结论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改变,因此有必要对《湖涯集》进行一次重新诠注,则可以使其更臻完善,以更加完美的形式流传后世。
我们这次的新编本,对原谱着法欠妥之处尽量予以诠正,对棋局的来龙去脉,尽可能查证后作以说明。棋局着法的编排由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组成,王首成介绍的第一至第二十六局,因其中“小征东”、“十面埋伏”、“边车联芝”等局原谱变化繁杂,读之有混乱无序的感觉,故采用新编着法,删繁就简,做到清晰明快、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并让读者更清楚的了解一些棋局的发展衍生定型的过程。白宏宽介绍的第二十七至第五十八局,原谱变着较少,所以对原谱着法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并举例说明《湖涯集》对现代排局发展所起的作用。总之,我们尽力为提高本谱的收藏价值而努力。
本书收录了周孟芳、钟志康、沈通声、张云川、沈济英、朱小坚、陆俊杰、赵殿忠、周平、孙达军先生等名家的作品。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成都时代出版社曾绍东老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向成都时代出版社以及曾绍东老师深表谢意!并向许有之、屠景明、杨明忠、魏子丹、朱鹤洲、蒋权、陆曙光、陶诒谟、周孟芳、钟志康、沈通声、张云川、沈济英、朱小坚、陆俊杰、赵殿忠、周平、孙达军先生等名家们表达真诚的感谢!
江湖排局深奥复杂,我们的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当之处,诚望读者谅解。





欢迎光临 华工象棋论坛 (http://hgches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