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象棋残局可分实用性残局和艺术性排局两类。实用残局是在实际对弈中形成的象棋格局,研究它或胜或和的途径和着法。排局是人为的象棋格局,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艺术性创作。成功的排局,不仅图式美观,而且具有独特的风趣和丰富的想象力。着法错综,棋路变幻,红黑双方常需经历多次厮杀拼搏,才见胜负或成和局。
七子局是排局的一种,起源于古局‘‘七星聚会”。红黑双方各具七子,不允许存在废子,结局要求成和。由于这种排局有这些严格限制,因而是一项颇为吃力的创作。
裘望禹同志,素喜排局,尤爱七子局,他的创作,结构严谨,向为象棋爱好者所赞赏。昔日他曾把经过五年多反复推敲拟成的数十则七子局送我校阅。我欣赏.校看了一部分,自觉水平有限,难以胜任,适逢瞿问秋同志也喜钻研残局,就转请他代为校阅,于是,裘.瞿两人就合作起来,诘难切磋,函件往复,倏忽又历十年,迄今他们合拟的七子局已积有百余,内以中型局为主,间有大型和小型的拟局,均为呕心沥胆,千锤百炼之作,为爱好者所传颂转抄。现经象棋爱好者们的再三建议·鼓励,欣然编印成集,题名为《七子百局谱》。
此书计划分四集印行,每集各载有三十余局,先印两集,待来年再印其余两集。所载七子局在创作过程中曾取助于黑龙江陈维垣,北京刘文哲,江苏周孟芳,甘肃王和生,广东崔鸿传,浙江陈建新.倪文高.张宝昌.叶金生.章建农.徐志尧,上海赵公勇等各地棋手的校勘和指正。作者表示除向以上棋友致谢外,并切望各地排局爱好者对本书群策群力全面审校,使之更臻完善,更合理想,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使其在棋艺园地里,发出更鲜艳的光彩。
上海杨明忠 写于国庆24周年前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