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19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代宗师杨官璘病逝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1-8 18:13:00 | 只看该作者

   橘中胜负浑闲事,留得梅花一瓣香

 

 

——怀念杨官璘先生

作者:surplane

 

 

14,杨官璘先生走了,享年83岁。当初知道杨先生住院的消息的时候就一直想去看望他,后来得知病情有所好转,就一拖再拖。谁知道竟然这么快就隔世相对。

很小就知道杨官璘先生的名字。记得中学时买过一本他写的《象棋春秋》,先生浸淫一生的功夫反映在平和的文字里。每一个字都是他自己在书房里慢慢写出来的。书中有分章节对开、中、残的一些研究,还有如何提高棋艺的经验之谈,也有他早年背着包袱离家闯广州的回忆。书中对任何事情都着墨不多,但每句话都特别筋道。一页一页读过去,好像看到了那个年逾古稀的瘦瘦的白眉老者。

虽然很早就看先生的书,但实际接触却是上了大学之后的事,有几次到广州参加比赛,见到杨老,冒昧请他拆棋,老先生态度极为谦和。比赛间隙,我便常去先生家请教,他从不厌烦,下棋之认真,讲棋之明快,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他经常会说:下棋要凭笨功夫。柳大华蒙目棋创造过一对十九人的记录,靠的是超强的记忆力。自己不成,只能下一两盘蒙目棋,再多脑子就记不住了。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杨官璘是在极不寻常的坎坷道路上,像穿山甲那样顽强地往前钻,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先生出生贫苦,自小就养成了朴素的习惯。平日里粗茶淡饭安之若素,衣着方面也是简简单单。一套运动服,杨老一穿就是十几年,缝缝补补照穿不误。后来,为了出习活动需要,自己去市面上买来布料,亲手地给自己做了一套中山装,后来又做了一套西服。

杨老时间观念很强。他带队外出比赛,规定下午两点钟发车,但时间到了,还有个别队员没到,其实在车里已经能看到迟到的队员了,但先生却不肯等。曾经有这样一个典故:棋队开会,说5点前结束,但到了515分,领导还在总结。先生提醒了两次未见效果,便起身说“对不起,时间到了,恕不奉陪。”然后就招呼其他队员离开了。

先生为人处世有自己的性格。多年前,自行车还是“大件”时,他有辆自己的自行车,队友有时会来借。先生会问:“私事还是公事?”如果回答是私事,“好,你用吧。”如果是公事,他会说:“公事?找公家借。”

传说中的先生近乎刻板,但生活中的杨老很随和,先生作为一代国手所获荣誉数不胜数。陶铸同志曾说羊城有三宝,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宝,但先生从来没有以此自居,而是非常的谦逊。记得先生有一次他来京开会,有人尊称他为杨老,他很客气地说:“您叫错了,应该是老杨!”先生曾主编过《象棋》杂志十余年,从不在杂志上品论自己的棋。

亲聆杨老教诲的时间并不长,但我先生的关系,却发展成忘年之交。记得去年给他打电话,他一再说有好消息一定告诉他。遗憾的是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并且由于工作原因已经很少顾及这方面了,实在愧对先生。这几天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往事历历,言犹在耳。不能亲自去送先生,遂为小文,来寄托对他的怀念。

                             08年元月七日凌晨于三径堂

32#
发表于 2008-1-8 23:50:00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杨官璘先生!

战香江,霸羊城,平外滩,擒猛虎,马踏中原扫六合,一统华夏弈林,公真第一人。

论功力,演太极,运马炮,用兵卒,炮打连营破楼兰,神州谁出其右,至今怀魔叔。

问品行,甘淡泊,掖后进,育双雄,明经悟道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为弈生,以棋逝,出《新编》,献余热,棋道中兴会有时,楚河汉界慰杨公。

        泰山北斗

(作者:xuebg

33#
发表于 2008-1-9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悼念中国象棋一代宗师杨官璘


泰斗损落

大树倾覆

羊城失色

棋坛震动

杨氏官璘

一代棋宗

宏扬国粹

声播远东

技传后辈

于国有功

             ------- 广西象棋协会唁

34#
发表于 2008-1-9 22:56:00 | 只看该作者

也写写杨官璘

作者:拜仁拜仁

    我曾经看过一部小说,叫《弈林野史六十春》,里面说了一代兰州棋王彭述

圣的一生,其中最后说到彭述圣的死。我对“彭述圣”的名字是比较陌生的,但

是看到最后彭述圣死也会觉得伤感。我就曾想过这样的问题:迟早有一天,我会

听见一个我熟悉的名字的死迅。这样的死迅,还会不止一次。等到我听见我偶像

的死迅时(当然她还年轻,现在说这样的话未免有点邪门),我的生命也就差不

多了。
    死迅无可阻挡地到来。
    上两星期,我听说杨官璘身患重病,结肠癌晚期,我就知道他的生命即将到

达终点了。有点意外的是,他去得如此之快,仅耗费两个星期。杨官璘死于1月4

日。
    生与死,自然规律也。但是在如今活90多甚至100岁的人比比皆是的情况下,

杨官璘仅享年83岁,未免太早了。更悲伤的是,杨官璘去世的当天,他的得意门

生许银川便拿下了五羊杯冠军——而早在6时30分去世的杨官璘却没赶上五羊杯留

在广州的激动时刻!
    从感情上说,杨官璘的死很难令人接受。
    记得刚学象棋时,我除了懂得走法外,对棋谱以及象棋背景知识是一片空白

的。刚看棋谱时,我第一盘看的就是杨官璘的棋。那盘棋他对着张增华。后来我

了解到,这盘棋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杨官璘成功的开局几乎可以否定“大列手

炮”这种后手应法。这盘棋,杨官璘最后的入局堪称经典,也完全可以作为残局

练习。我看的第二盘棋,也是杨官璘的棋。这盘棋杨官璘对阵王国栋。中局时,

杨官璘强行弃车杀炮。王国栋如果吃车,则杨官璘炮打中马再弃一车,然后再平

炮即可绝杀;王国栋如果不吃车,则相当于被白吃一炮,当然也是败势。实战中

王国栋看到杨官璘的弃双车的杀棋,于是没吃车,也没立即认输(虽然败势),

但是最后当然也招架不住了。
    前面说过,我刚看棋谱时对象棋背景知识是了解很少的。而当时我年龄也比

较少。于是我竟然问妈妈一个问题:诶?怎么象棋都是什么“官”下的。我妈妈

则介绍说:“你说杨官璘吗?他可是很厉害的象棋高手!他的水平绝对在‘孙悟

空’(当时我很爱玩一个象棋软件“将族”,“将族”的最高级别是“孙悟空”

。现在看来,“孙悟空”连县级棋手都不知道下不下得过,更不要说对杨官璘了

)之上。”这时我才认识到第一个象棋高手的名字——杨官璘。杨官璘并不是什

么“官”,他是一个象棋大侠的名字。
    随着我对象棋的了解,我知道更多关于杨官璘的事。他的确是位伟大的棋手

。他走子沉稳,慎密;而且意志力强,能把微小优势的看上去应该只能上风和的

棋——下赢,然后劣势的棋他通常能下和甚至反败为胜。棋坛里,人称他“魔叔

”。
    他是我国第一届象棋个人赛冠军(1956年),也是第一届广州市甲组联赛冠

军(1954年)。
    早在解放前,杨官璘的就已经名扬四方。当时有“南杨北王”,“北王”是

王嘉良,“南杨”则是杨官璘。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展开,“南杨”

和“北王”也争到了决赛。在决赛里,王嘉良还1胜1和重创杨官璘。但在最后时

刻,王嘉良在弈和即可夺冠的情况下输给了无论胜负如何都不影响名次的何顺安

,而杨官璘则在赢了还要看何顺安“脸色”的情况下沉着作战,力克劲敌李义庭

,终于压过王嘉良夺冠。杨冠王二,看上去大家差不多。但是我个人觉得,王嘉

良综合素质跟杨官璘差好一段距离。差,主要差在心理素质方面。所以杨官璘能

拿很多冠军,王嘉良则一次全国冠军都没拿过。
    1959年之前,4届里面杨官璘拿了3届全国个人赛冠军。但杨官璘垄断的格局

却在1960年被打破。1960年,胡荣华横空出世,15岁即夺全国冠军。之后,“胡

杨争雄”便成为了棋坛焦点之一。胡荣华连续十届夺冠,“胡杨争雄”显然是胡

荣华占优。但杨官璘也没少给胡荣华沉痛一击。1962年,杨官璘硬是要和胡荣华

并列个全国冠军来。而1980年,杨官璘在第一轮对着已经“十连霸”的胡荣华,

上演了经典的反败为胜好戏。而这盘棋也成了胡荣华降级乙组的导火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专业的训练下,特级大师越来越多,超越杨官璘的人比

比皆是。但是,难道这就能撼动杨官璘在象棋的重要地位了吗?牛顿有句话说得

好,“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杨官璘,则是“巨人肩膀”之一。没有杨官

璘对象棋的贡献,新时代棋手又怎能快速地掌握象棋的奥秘,又怎么能快速地提

高实力?象棋又怎能有今天的发展?
    象棋里有一个著名的开局,就是屏风马弃马陷车局。这局棋,红方通过一车

换一马为代价,炮镇窝心,取得攻势。红虽然得势,但毕竟车换马实力损失很大

。历史上,有人认为这局红优,有人认为这局黑优,也有人认为是大家机会相当

。杨官璘对这样的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几昼夜的奋战,他终于得出结论:

红方实力损失太大,虽然得势,但得不偿失,总的来说,黑方占优!附之,他还

举出了几例棋谱。现在的人,只要翻翻书,就可以掌握到这“弃马陷车局”的攻

防规律。但是作为研就者杨官璘,他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
    除了开局外,杨官璘对残棋的贡献更是一流。单车对马双士,现在看来是典

型的车方必胜残局,但曾几何时它是一则没定论的残棋。马双士方如摆成“山后

马”防守阵势,车方很难进攻。杨官璘,就曾经在这样的残局里被对手逼和。但

是他坚持认为,他那局棋其实有机会赢的。经过刻苦的研究,杨官璘不但很好地

复了盘,还得出了“单车必胜马双士”的结论,而且给出了进攻的思路。——杨

官璘对棋坛作出的贡献,与他刻苦研究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杨官璘毕生奉献于象棋。他不但研究了很多棋局,还培养出很多高手。当代

令人闻风丧胆的广东队铁打主力吕钦、许银川,就是杨官璘的高徒。杨官璘的棋

风,成了广东队在风格上的基调——稳健、有力、耐磨。
    两年前,在东莞举办了“杨官璘杯”。杨官璘到现场捧场,并为冠军赵鑫鑫

颁奖。那时候,杨官璘还是身强体壮的。但是两年后的今天,杨官璘说去就去了

。癌症,夺命得如此之快、准、狠!正如苏轼所说的,“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

之一粟。”人生就是如此的短暂,在伟大的人也难逃这一劫。纵然“众望所留”

,最后也“冇得留低”。
    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destroy,但不可被defeat。杨官璘被癌症destroy了

,但是精神永存。广东象棋必定会继承杨官璘的优良作风,并将之发扬光大!

35#
发表于 2008-1-12 02:58:00 | 只看该作者
    

 

广东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杨官璘治丧委员会:

 

惊悉杨官璘先生逝世的噩耗,广西象棋界不胜悲痛。

杨官璘先生是中国棋坛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弈林泰斗,一生对象棋辛勤研究,为象棋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人品棋品为世人景仰;先生不谋私利、主动让贤的精神为世人敬佩;先生潜心研棋,痴魔棋艺的境界为世人称道。他的离去是我国象棋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谨以广西象棋协会的名义对杨官璘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杨官璘先生的家属致以深切的慰问。

 

 

                                           广西象棋协会

                                        ○○八年元月十日

36#
发表于 2008-1-13 01:59:00 | 只看该作者
 
杨官璘生前授权政府使用其姓名和肖像发展体育事业

  中新广东网1月11日电 (李映民 李获) 记者今天从有关方面获悉,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杨官璘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将于一月十二日(星期六)上午十一时在广州市殡仪馆第二十八号大堂(白云厅)举行,届时,省、市相关部门的官员,杨官璘的学生和象棋界人士,杨官璘的家乡东莞市及凤岗镇的官员和市民将参加追悼会。 

  杨官璘因为身患结肠癌,于一月四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在广州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杨官璘是凤岗镇塘沥村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三岁观棋,五岁能弈,十岁成为乡中棋王,二十多岁名传粤港,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全国象棋冠军;他先后四次夺得全国冠军的荣誉;他培养出了吕钦、许银川、庄玉庭等众多中国象棋国手;他是第一批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被国家评为“新中国棋坛杰出人物”;被人们尊称为“棋坛泰斗”、“一代宗师”、“南粤名人”。 

  杨官璘是中国棋界的骄傲,他的去世,是中国棋坛的损失。 

  这几年来,凤岗镇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借助名人效应大力打造象棋文化品牌,多次成功举办“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大赛”和全镇青少年象棋比赛,并建设了“杨官璘象棋馆”、“杨官璘和象棋文化展室”等象棋文化场馆;成立了镇象棋协会,在小学开展象棋文化第二课堂活动等等。 

  杨官璘对家乡文化建设事业大力支撑,他多次应邀回乡传授象棋技艺,为参赛的获奖选手颁奖,他还授权家乡政府,同意凤岗镇人民政府使用它的姓名和肖像,发展相关文化体育事业。 

  为了弘扬杨官璘敬业、精专、仁德、爱乡的精神,凤岗镇政府决定,出资十三万元,为杨官璘在广州买一块墓地,并以镇政府的名义为大师立碑,做为永恒的纪念。
37#
发表于 2008-1-13 02:01:00 | 只看该作者
 
棋坛宗师杨官璘追悼会今天在广州举行

  2008年1月12日上午11时30分,棋坛宗师杨官璘先生追悼会,在广州市殡仪馆第28号大礼堂(白云厅)举行,广东省、广州市政府,杨官璘先生家乡东莞凤岗镇政府及乡亲们,中国象棋协会及各省市象棋协会,杨官璘先生生前棋友、同事等近400人参加了杨官璘先生的追悼大会。

  棋坛宗师杨官璘先生,1925年5月29日出生于东莞市凤岗镇塘沥村,他是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同时分别荣获1957年,1959年及1962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他是我国象棋的“四冠王”。所不幸的是,2008年1月4日18时30分,杨官璘先生因患结肠癌,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3年岁。

  杨官璘先生的不幸去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杨官璘先生追悼会,今天上午在10时起开始出现与会者签到的高峰期,其中包括杨官璘先生的得意门生——“岭南双雄”吕钦、许银川和庄玉庭、刘星、陈丽淳等,广东棋队领队陈志刚及队伍的其他成员,中国香港棋王赵汝权,杨官璘先生家乡凤岗镇的领导与父老乡亲们。还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外国棋迷也都慕名前来悼念。

  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领导吴南生、林若、蔡东士、朱森林、方苞、张汉青等,中国象棋协会、广东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广东省棋类协会、北京市棋类协会、广东省及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市统战部、广东省历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谊会、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东莞凤岗镇政府、广州日报体育部、南方日报体育部、羊城晚报体育部、广东棋文化促进会、新浪网、汕头棋院、广东象棋网、中国象棋大师网、《象棋研究》编辑部、《棋艺》编辑部、香港象棋总会、东湖棋院、安徽省象棋运动协会、澳大利亚象棋总会、上海市象棋协会、美东象棋协会、加拿大象棋协会、塘沥村委会,杨官璘先生生前的棋友、同事、学生容坚行、胡荣华、吴建强、刘殿中、陈松顺、蔡福如、李来群、徐天利、关志良、刘星、葛万里、杨柏伟、常虹、阮国衡、宋德柔、李志海、李志和等均敬献花圈,东莞凤岗电视台及东莞日报的记者则到场采访报道。

  新浪网、浙江象棋队老板吴建强、象棋研究编辑部、香港象棋总会等,专门敬献了特制的用鲜花制作的较大花圈。

  杨官璘追悼会于上午11时30分正式开始,首先是全体立正,在哀乐声中为杨官璘先生默哀三分钟;然后是广东棋队领队陈志刚先生作为与会者代表致哀悼词;接下来是家属代表杨官璘先生最疼爱的儿子杨健明先生发表讲话,他对父亲饱含思念的倾诉并配合杨官璘老先生儿子、女儿、儿媳、女婿等的哭泣与泪水,全场与会者无不动容感伤;紧接着进行全场与会者为杨官璘老先生三鞠躬仪式,及围绕杨官璘老先生的葬棺瞻仰遗容,再鞠躬并与杨官璘家属代表10人握手慰问;最后由杨健明携两儿子手捧老先生的遗像出厅,全场追悼会至此结束。

  据悉,今日下午杨官璘老先生的遗体将在广州市殡仪馆进行火化,近日将在广州市永久墓场(名人墓地)进行最终的安葬仪式,期望杨官璘老先生入土为安。
38#
发表于 2008-1-13 02:03:00 |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8-1-13 02:04:00 |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8-1-13 02:04:00 |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8-1-13 02:04:00 |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8-1-13 02:04:00 |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8-1-13 02:05:00 |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8-1-13 02:05:00 |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8-1-13 02:07:00 | 只看该作者
 
棋坛宗师杨官璘亲人的致哀(全文)

亲爱的爸爸:

    今天您的子、女、孙,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向您告别,为您送行,苍天哭泣,大地悲鸣。

    亲爱的爸爸,我一直在您身边成长,看着您永远地离开我们,我非常、非常地悲痛,我无法接受这是个事实。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您,我非常想念您啊!

    您从3岁看人下象棋,6岁能弈,无师自通,天资聪明,1O岁成为“乡下棋王”。当年家穷,您小学未毕业,就要挑起持家重担,您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抽空研究象棋,历尽坎坷……后来,您勇夺全国象棋冠军,成为中国象棋一代宗师,真是来之不易。

    亲爱的爸爸,您和蔼可亲,一生善良平和;您淡薄功名,从不宣扬功劳,胜不骄,败不操,优良的人品棋品,众所周知;您一身正气,艰苦朴素,处处为他人着想,您一心为象棋,近几年,您全力支持家乡凤岗镇政府开展象棋活动。在您病危的时候,您考虑的是如何安慰别人,您对前来探病的人讲:“我只是胃气肿,骨质增生,活不到1O0岁,也可以活多几年,你们不用担心;”您又对我讲:“回去安慰超帆,爷爷没事,叫他不用担心,你们也不用担心”……亲爱的爸爸,医生都要我们签您的病危通知书了,您还这样安慰我们,您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爷爷。

    亲爱的爸爸,我们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把您的伟绩告诉子孙后代,您所嘱办的编写回忆录、编辑象棋书,全力支持家乡凤岗政府开展象棋活动和管理好广州的祖屋,我们一定会做到、做好。

    亲爱的爸爸,请您一路走好。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不忘,您的尊尊教导,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您的音容笑貌,高尚品质永远活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中。您为中国象棋事业作出了毕生贡献,您为中国象棋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亲爱的爸爸,您安息吧,爸爸,爸爸,我的好爸爸……

杨健明叩上
2008年1月12日
46#
发表于 2008-1-13 02:07:00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棋坛宗师杨官璘
小猴子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悼念杨官璘大师,杨官璘先生是我国第一个全国象棋冠军,第一批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第一位国家级教练员,棋坛宗师杨官璘先生因病于今年1月4日下午18时30分病逝,享年83岁。

  杨官璘先生于1925年5月29日出生,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人;1949年至1951年,在香港当职业棋手;1951年开始在广州从事象棋比赛;1956年至1966年任广州棋社主席和《象棋》月刊主编;1959年始任广东象棋队教练兼棋队负责人;1962年8O年代任全国象棋协会副主席;1978年至1982年任第一、二届亚洲象棋联合会副会长;广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广东省第一、二、四、五届政协委员。

  杨官璘先生自1956年到1983年,共参加了18届全国象棋个人赛,4次夺得冠军,4次夺得亚军,2次夺得季军;作为广东象棋队主力队员,指导棋队获得全国象棋团体赛男子5次冠军,女子2次冠军;在国际性比赛中,1966年代表中国队战胜越南队;1977年、1979年、1987年先后获得象棋国际名手邀请赛和亚洲赛冠军;多年来他培养了大批人才,如吕钦、黄子君、黄玉莹、许银川等男女优秀棋手,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及世界冠军。

  杨官璘先生在1980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中国象棋国家级教练员;1982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同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1985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1988年获国家体委授予体育工作贡献奖章;1989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年杰出教练员。

  为普及象棋知识,杨官璘先生出版了《弈林新编》、《象棋春秋》、《桔中秘新注》、《中国象棋谱》、《棋国争雄录》、《弈林精华》等著作;1988年退休后,仍每周两次回广东棋队指导年青队员;2000年以来,杨官璘先生还多次往返家乡东莞市凤岗镇,全力配合镇政府开展象棋活动;以及其它地区的象棋活动。

  杨官璘先生与世长辞了,使我国象棋界痛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棋坛宗师,我们深感万分悲痛,我们要学习他的人品、棋品和一生为象棋、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中国象棋事业和将中国象棋运动推向世界所做的毕生贡献。

  棋坛宗师杨官璘先生,您老人家安息吧!
47#
发表于 2008-1-13 02:08:00 | 只看该作者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先生追悼会今日在广州举行

  1月12日广州消息,我国第一位全国象棋冠军,一代宗师杨官璘先生追悼会今日上午11时30分在广州市殡仪馆第28号大礼堂白云厅举行,历时30余分钟。

  杨官璘大师1925年出生于东莞市凤岗镇塘沥村,是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同时另获1957,59及62年全国冠军,是我国象棋的"四冠王"。不幸的是,2008年1月4日18时30分,杨老先生因患结肠癌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3年岁。

  杨老先生的不幸去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日追悼会在上午10时起开始出现与会者签到的高峰期,其中包括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岭南双雄"吕钦,许银川,特级大师庄玉庭,陈丽淳,广东棋队领队陈志刚及队伍其他成员,中国香港棋王赵汝权,老先生家乡凤岗镇的领导与父老乡亲,另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外国棋迷也都慕名前来悼念。而浙江象棋队老板吴建强,棋艺与象棋研究编辑部等均敬献花圈,凤岗电视台及东莞日报的记者等则到场采访报道。

  追悼会于上午11时30分正式开始,首先是全体立正,在哀乐声中为杨老先生默哀三分钟;然后是广东棋队领队陈志刚先生作为与会者代表致哀悼词;接下来是家属代表杨官璘先生最疼爱的儿子杨健明先生发表讲话,其对父亲饱含思念的倾诉配合老先生女儿,儿媳等的哭泣与泪水,全场与会者无不动容感伤;紧接着进行全场与会者为杨老先生三鞠躬仪式及饶老先生的葬棺瞻仰遗容再鞠躬并与家属代表10人握手慰问;最后由杨健明携两儿子手捧老先生的遗像出厅,全场追悼会至此结束。

  据悉,今日下午杨老先生的遗体将在广州市殡仪馆进行火化,明日在广州市永久墓场名人墓地进行最终的安葬仪式,希望老先生入土为安。(象棋王子) 
48#
发表于 2008-1-14 13:07:00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
49#
发表于 2008-1-15 13:02:00 | 只看该作者
 
广东凤岗镇买地厚葬象棋泰斗杨官璘
南方都市报

  昨日,记者从凤岗镇了解到,为弘扬杨官璘大师精神,凤岗镇决定出资近14万为大师在广州买一块5平方米的墓地,并以政府名义为大师立碑。昨日,杨老和妻子合葬在广州中华永久墓园。据悉,凤岗镇已经设计好杨老的墓碑,预计清明时会制作完毕。

  选址广州永久墓园

  1月12日上午8时,凤岗镇党委委员张永雄代表党委政府携镇宣传、文化、体育各部门及塘沥村委共20余人,前往在广州市殡仪馆参加了杨官璘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据悉,从当天上午10开始,参加追悼会的300多名相关领导、亲友和海外友人陆续走进白云厅。11时30分,300多人集体默哀,沉痛悼念这位“棋坛泰斗”、“一代宗师”。随后,大家带着沉痛的心情告别杨老遗体,并对杨老家属表示慰问。

  据了解,多年以来,杨官璘大师一直关心和支持家乡的文化建设事业,还授权家乡政府使用其肖像和姓名,发展相关文化体育事业。杨老辞世后,为弘扬其精神,凤岗镇党委政府决定,出资近14万元为杨老在广州购买一块5平方米墓地,并以政府的名义为大师立碑,作永恒的纪念。目前,杨老墓地已选定在广州中华永久墓园名人墓地。昨日上午11时许,在几名亲属的参与下,杨老的安葬仪式顺利举行,杨老的妻子罗官娣的骨灰也与其安葬在一起,其安葬的地方正是家乡帮其购买的墓地。

  据悉,今年10月份,凤岗镇将投入100多万元举办第三届“杨官璘杯”,目前该镇政府正在向市、省、国家有关部门逐级申报,争取将主办单位提升到市体育局、广东省象棋协会,甚至是中国象棋协会,把“杨官璘杯”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家乡网友祭奠棋坛宗师

  “怀着无限尊敬的心情缅怀杨老。”杨官璘不幸辞世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来家乡人民的一片沉痛哀悼。1月6日,凤岗网专门开通网上共祭棋坛宗师杨官璘专题频道,共同在网上悼念。

  据悉,截至1月12日上午,已有数百名网友以献花、点烛、上香、祭酒等形式表达了对大师的悼念。“棋形不死,象气长存!”家乡网友在表达对杨老的辞世都无限哀悼之情的同时,对杨老的精神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记者/丘想明 通讯员/刘志斌)

家乡凤岗万人网上祭奠宗师
广州日报

  (记者谢英君 通讯员刘志斌) “棋形不死,象气长存!”一幅来自杨官璘家乡凤岗镇的挽联,在昨日迎送了这位中国首位全国象棋冠军入土为安。昨日上午,杨官璘正式入葬在广州市“永久墓园名人墓地”。其家乡凤岗镇有近万名市民,在当地政府网站进行网上志哀。

  据了解,在1月12日上午10时,我国已故首位全国象棋冠军杨官璘的追悼会,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礼堂举行,共有其学生、亲友等300人出席,杨官璘的家乡凤岗镇20名政府官员也应邀参加。据悉,杨官璘是在2008年1月4日下午6时30分,因结肠癌不幸辞世的,享年83岁。

  昨日,记者从凤岗镇镇委委员张永雄处获悉,杨官璘已在昨日上午11时正式安葬在广州市“永久墓园名人墓地”,凤岗镇更以政府的名义为其立碑纪念。

  凤岗将举办第四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赛

  据张永雄介绍,杨官璘一直支持家乡凤岗的文化建设事业,在病危时,更正式授权当地政府使用其肖像和姓名,发展相关文化体育事业。据悉,今年9月份,凤岗镇将举办第四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本次大赛更将邀请远至各国的象棋好手参加。

  昨日,记者登录凤岗镇当地政府网站“凤岗网”,发现当日在网上追悼志哀的市民已经超过11000人。当日,“凤岗网”开通了网上共祭棋坛宗师杨官璘的频道,供网友进行网上“献花”悼念。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8-3-6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楷模!  为杨老师默哀!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46: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象棋一代宗师杨官璘墓碑在广州永久墓园落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16:0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东莞3月28日电(李映民 尧春华)记者今天从象棋大师杨官璘的故乡广东东莞市凤岗镇获悉,由该镇出资敬立的中国象棋一代宗师杨官璘的墓碑,日前在广州市新塘中华永久墓园名人墓区落成。

  在黑白相衬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杨大师的棋坛简介,未发表的象棋残局和多部著作名称,国际性象棋赛冠军奖杯等纪念性图案等,被广州永久墓园列为最有代表性的名人纪念碑。

  杨官璘的二儿子杨健明表示,杨官璘纪念碑的落成,凝聚了凤岗镇人民政府和家乡父老乡亲对杨大师的敬重和缅怀之情。 杨健明正按照父亲遗愿,加紧编著《杨官璘象棋新篇》,目前上册编辑工作已完成八成,预计该书将在下半年举行的“杨官璘杯象棋国际大赛”上面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8-26 03: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