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孙博的悲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7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博的悲哀
来源:劳动午报 2007-07-06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象棋等级赛上,来自北京的21岁小将孙博获得了男子组第7名。虽说这一成绩在众多参赛的北京男棋手中算是最好的,但对于一心想成为象棋大师的孙博来说,则是又一次遭受梦想破灭的挫折。
  说到孙博其人,在小时学棋的启蒙阶段,他曾经先后得到过多位老师的指导,比如刘准、方士庆、傅光明等,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后来他又受到臧如意大师的青睐,在臧老家学棋长达4年,颇得臧老的真传。他获得过两届北京市象棋等级赛冠军,被公认为现在北京棋坛颇具实力的新秀,是北京的希望之星。
  然而孙博下棋也有他的难处,甚至是面对不小的压力。与棋才过人、16岁就成为象棋大师的北京同乡王天一为了上大学,而婉拒一些专业棋队盛情邀请不同,在没有专业队接收的情况下,痴迷棋艺的孙博过早地放弃学业,靠着家里的资助进行自我训练,铁了心想走台球丁俊晖式的成才之路,这是一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险棋。
  要论家境,孙博显然比不上当年同样一度辍学攻棋的又一北京同乡李轩,李轩的父亲是个爱棋的老板,为了李轩学棋非常舍得投入;而孙博则是身处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承受能力十分有限。 要论运气,孙博显然也比不上第三个北京同乡周涛,周涛命里注定有“贵人相助”,凭借着企业家的慷慨,可以向“象坛第一人”许银川学棋,棋艺水平突飞猛进;而孙博人固然老实、单纯,挺招人喜爱,可却始终没有得到有眼光的投资人的垂青。
  按照现在孙博的实力,已经具备了“准大师”的水平。可由于家境所限,不可能有更大的经济投入,无法请到理论与实战同样出色的“强大”、“特大”来进行指导,只靠自己的艰苦训练,或者只与水平相当的棋手下训练棋,这样长久下去势必会误了前程。作为北京棋迷,我们当然希望孙博能早日梦想成真,北京又多一位男子象棋大师。但我更想说,即便是李轩在拿了大师之后,也像丁俊晖一样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如今正在一所大学读书。让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来想问题,有时放弃也是一种得到,一种解脱。除了棋,人生还有很多活法,日子还有许多过法,说不定还会更精彩呢!

  (夏 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7-7-7 15:15: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记错的话,几十年前见到过臧如意。那是他来上海参赛。

    看了孙博的悲哀一文感慨良多。

    60年代。我的弟弟小时候学围棋。在上海市体育馆。父亲教中国象棋,围棋是邱百瑞。

   当时规定,会下棋的大概算是32级吧。走五盘赢五盘才可升一级。输的话得补回来。小学毕业达初段就可进专业学校。可是到小学五年级结束时,他还差几级未能脱级。父亲辗转反侧,最后决定让弟弟放弃。正好文革,弟弟下了乡。后来吹小号。开车子。拍电影。做剧务。现在提前退休了仍在做上海某公司业务经理。。。。。。当然,那些成功的去北京、日本参赛,不少人功成名就。。。。。。

    现在围棋成了弟弟业余爱好。他业余五段,九十年代参加全国业余赛得十六名。

    父亲讲过一句话,成功了也会有包袱;你得一直叮咛自己,不断进取。

    想想不无道理。运动员得保持水平,评论家得发出声音谈出看法。一直到老一直到死。都是不容易的。所以选择进取、选择放弃各有千秋。都可以。只要自己开心就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7 15:17:04编辑过]
3#
发表于 2007-10-9 18:57:00 | 只看该作者
恩,说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1-23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