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字型排局的创始人——潘定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 21:1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字型排局的创始人——潘定思                                                             周平


潘定思,生于晚清(1875年),卒于民国初(1922年),只活了短暂的47年,英年早逝,殊为可惜,是中国排局界的重大损失!今年(2012年)是先生逝世90周年,笔者撰文,来纪念这位排局大家,字型排局的创始人。


自北宋末年“小象戏”定型成为现代象棋的形制,已经一千多年了。然而在潘氏之前,所有古典棋谱中从未出现过字型棋局。而图案局倒是出现过两例:一例是,清嘉庆五年(1800)成书的《心武残篇》,其中有一局名为“杠桥锁溪”。另一例是,流传于民间的象棋排局古抄本《蕉竹斋》中的“八阵图”。


直到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时事新报》上才出现了谢侠逊的“八国联军”(谢氏于1901年创作)图案局和潘定思的“公孙舞剑”“马嵬埋玉(方环形)图案局”。据李松福编著的《谢侠逊与象棋》一书中介绍:“现录他(指潘定思)早年字型残局(应为排局)三个,这三个棋局均经棋友谢侠逊评勘”(见《谢侠逊与象棋》第20页)。其实,李松福先生介绍有误,“公孙舞剑”和“马嵬埋玉”应属图案局,而“十”字型局,才是真正的字型局。且是字型局的鼻祖,开山之作。


在这里,笔者提醒读者注意李松福先生说的早年二字!“早年”?早到什么时候?他没说,可能是他也未曾深究,故只能含糊其词地说:“早年”。现在笔者来推敲一下:潘氏生于1875年,假设他在20岁时作“公孙舞剑”等图案局,即是1895年。那么,比谢侠逊先生的“八国联军”肯定要早,只是当时未有发表之处而已。谢氏生于1888年,比潘氏小13岁。据李松福介绍,谢氏在13-14岁时作“八国联军”,也即是在1901-1902年间。再往前推,潘氏的“公孙舞剑”和“马嵬埋玉”这两个图案与《蕉》谱中的“八阵图”到底谁更早?尚须待考。因为《蕉》谱一直是以手抄本流行于民间,是否有人假托?增加?也未可知也!笔者认为:即使无法考证,潘氏除了首创字型局外,图案局至少也应排在第三,足可堪称为图案局的创始人之一!


笔者晚生,且资料匮乏,查遍相关藏谱,均难找到介绍潘定思先生的材料。庆幸有李松福先生的《谢侠逊与象棋》一书,只能从该书中窥得一斑;又见张如安先生著的《中国象棋史》中也略有简介,才敢不揣浅陋,执简驭繁,阐幽发微。


爱好中国象棋的人士,古今中外到底有多少?谁也没有统计过,也无法统计。但是,名垂青史(棋史)的人又有几个?实在是沧海一粟!幸亏潘定思先生是字型排局的创始人《中国象棋史》的作者张如安先生才有小记:“江苏历来棋风很盛,除扬州诸国手外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镇江巴吉人了。其他工弈之士尚多,在棋坛有些影响的人物,如(1)潘定思(1875-1922),名立书,字藉郛,别号桔隐居士,苏州人。光绪壬寅(1902)科举人。精诗词、篆刻、擅长书法,生性最嗜酒和象棋。他家藏象棋谱甚多,常对酒评棋,随饮随评,偶有所得,即敲棋作响,引吭高歌。1912年,谢侠逊在《时事新报》寄登残局,征求答案,海内应者,多至数百人,获首选者即为潘氏……。自此潘谢遂成神交,1915年共著《国耻纪念象棋新局》,成为我国象棋史上字形残局(应为排局)的创始人。(见团结出版社1998年7月版《中国象棋史》第396页)。


相比之下,李松福先生编著的《谢侠逊与象棋》一书中,记载潘定思的情况就较为详细一些。比如:1912年,谢侠逊在《时事新报》寄登残局:“八国联军”征求答案,一时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似地飞来,成百名流争相应答,而获得首选者为吴县举人潘定思,并登出了潘氏参赛答案,即征答棋局着法。在谈到潘定思先生最嗜酒和象棋时,他用了唐代诗圣杜甫的二句诗概括:“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真是比喻得恰如其份!在谈到潘定思先生是我国字形排局创始人时,还列举了三个例子加以说明,即“十字形局”、“公孙舞剑”、马嵬埋玉“并附有棋局着法。在谈到潘、谢两人的感情时有这样的描述:“共同爱好的纽带——棋艺,把两位异地相隔的棋友紧紧连接在一起,他俩虽然见面不相识,但鸿雁传知音,连续三年邮简往来,遂订神交。”棋王谢侠逊将潘定思称为象友和诗友。


潘定思先生对中国象棋的贡献,除了首创字型棋局外,留下的最大遗产便是和谢侠逊同著的《国耻纪念象棋新局》!


《国耻纪念象棋新局》于1916年八月问世,这是我国第一本用铅字印刷的象棋谱。全书共计三十个字形局,其中“国耻纪念“二十局,”时事新局“十局,这三十个字形局便是潘定思留给棋坛的杰作!由棋王谢侠逊校。


1922年仲夏,潘定思突然染疾不起,弥留之时,嘱将所存象棋谱悉数送给谢侠逊,计有潘定思所习作的《象棋残局》一册,手抄《帝制纪事象棋新局》一册,《吴兆龙奕谱》、《石杨遗局》、《残局汇存》、《象棋拾零》各一册、《梅花谱》、《适情雅趣》、手校《桔中秋》各一部及檀木刻制的象棋子一付。当谢获息潘氏噩耗,立即赶往姑苏潘府,见故人遗物,凄然泪下,以诗哀之,诗云:
                                     吾当垂髫进,酷嗜揪枰事,
                                     及壮走四方,啄啄征同志,
                                     惟有潘氏郎,不吾谫陋弃。
                                     千里订神交,鱼雁频相寄。
                                     初成《国耻谱》,继作《帝事纪》;
                                     对局更成编,重阐《梅谱秘》。
                                     分别付样人,吾道期勿堕。
                                     谁知此长才,竞为天所忌。
                                     ……
                                     君今忽长离,如断手与臂。
                                     吾今哭君哀,涕泪倍恣肆。
                                     遗著将焉传,遗行将焉嗣。
                                     魂兮若有知,应语吾梦寐。

谢侠逊先生对潘定思病逝的哀诗,真可谓是:“哀赋一曲哭知心”!


九十年过去了,字型局是风起云涌,图案局是如火如荼,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潘先生!其实,这就是对潘先生最好的纪念!潘先生的事业后继有人,潘先生的功绩彪炳千史!安息吧——潘先生!


初稿于2011年6月26日


二稿2012年1月2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2-8-2 23:52:24 | 只看该作者
潘定思与谢侠逊,可称是“三年神交,一梦别黄泉“!
3#
发表于 2013-11-7 20:2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3-11-7 20:30 编辑

个人觉得潘先知贡献最大者当属收集到《梅花谱》!“谢侠逊《象棋谱大全》所收《梅》谱系潘定思藏本,现在人们学习、研究《梅》谱一般均以此为依据”“。或许没有潘先知珍藏的《梅花谱》就可能不会有《偏》的存在!另外,潘先知收藏的《梅花谱》为六卷三十一局本,是一种善本,应该是经过乾隆年间象棋国手周廷枚的改编增订本。此外,《梅》还有五卷二十五局本、六卷三十局本等。可能五卷二十五局本为王再越原著本,有序言两篇、棋说一篇、棋品一篇、说明一篇,每局之前还有题名、每局之后还有评语,有的甚是精彩。这些为潘本所无。网友667古谱介绍中,还提到《梅花谱》的一种增订本,与前面所述都有差异,八局屏风马被增订到十二局(估计增订的四局应该不是《无双品》中四局)。其它卷数、局数也有变着上的增补。还有一位《梅花谱》收藏专家,姓叶名国庆,收集到各种《梅花谱》数十种之多。
4#
发表于 2014-6-7 02:27:23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3-11-7 20:28
个人觉得潘先知贡献最大者当属收集到《梅花谱》!“谢侠逊《象棋谱大全》所收《梅》谱系潘定思藏本,现在人 ...

不错,说得很中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4-9-22 07: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