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2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湖局研究] 八阵图 八大排局后残局图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9 11:1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被称为中国古代象棋四大名局,载于《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心武残编》、与《渊深海阔象棋谱》等诸多象棋古谱中。。为便于记忆起见,通常又概括成“七星聚会降龙,野马千里独行”两句。由于设计编排精巧,引人入胜,长期以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并经历代棋手悉心钻研,推陈出新,变化丰富多采。这四个残局着法深奥、变化繁复。既是最典型的江湖排局,又是学习棋艺的经典资料,对于提高象棋实战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七星聚会
        “七星聚会”是清代起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四大江湖名局之一。清代出版的著名棋谱几乎都刊有此局,只是局名略有差异:其中《竹香斋象戏谱里》改名为“七星拱斗”,《心武残编》中题之为“七星同庆”,《渊深海阔》中起名为“七星曜彩”。由于此局图势中红黑双方各有七枚棋子,故局名形象地以“七星”喻之。本局构思精巧,陷阱四伏。乍一看,红方似有胜机,棋摊前的“初生牛犊”常因求胜心切,误中设局人的圈套,故江湖艺人多以此局为谋生的法宝。1916年,丹麦象棋爱好者查尔斯?克莱恩(Charles·Kliene,《象棋谱大全》里译为葛麟瑞)来中国,颇感此局变化莫测,引人入胜,故参照国际象棋记谱方式,将此局三百余种正劣变着译为英文,在上海出版,从而使此局的影响扩展到西方。考虑到“七星聚会”这一优秀的排局作品在海内外的影响,我国首次举办中国象棋国际邀请赛时,亦因此而将杯赛命名为“七星杯”。是局原谱着法袭用老式编排,重复甚多,读者读谱时往往感到变着零乱。为保持原谱风貌,且便于读者阅读,故先将“七星聚会”原谱着法整理列出,并将编排更合理的“七星聚会”新编着法罗列其后,以飨读者。




2.野马操田
        本局是大型的著名古局之一,与“七星聚会”、“蚯蚓降龙”、“千里独行”局齐名,并称为四大江湖排局,其变化十分复杂和深奥。由于它是双车马对双车卒的典型残局,实用价值很大,因此研究此局的棋手很多。原谱为红先和,但经研究,认为此局无论如何变化,只要黑方走出官着,结论应是红先黑胜。《中国象棋谱》第三集收入本局时诠正为红先黑胜,结论是正确的。诠改图按原谱红黑双方各删去一路边兵(卒),拟为红先和,着法长而多变,更显得精彩深奥。但美中不足的是,按现行棋规,仍应判为红先黑胜。广州《象棋》月刊于1982年第12期“棋艺讨论”栏,有黎劲风的文章加以诠正。由于诠改图着法与现行棋规有矛盾,广大读者很难接受,因此应另觅诠改图谱。我们认为《北京象棋》试刊1983年1期所刊诠改图较为正确,此外,还可以另拟诠改图,满足原作红先和的拟局意图。




3.蚯蚓降龙
        本局是三卒单缺象对双车一兵的残局,原谱作者把双车比拟为大海中的蛟龙,而把三个小卒形容为行动缓慢、力量弱小的蚯蚓。由于特定的局势,双车被两外小卒牵制,不得随意活动,黑方得以巧运另一小卒和灵活地变换士象的位置,苦战成和,这是弱子战和强子的一个典型残局。蚯蚓降服蛟龙,多么形象的比喻!《竹香斋象戏谱》有“尺蚓降龙”,与本局乃同局异名。

4.千里独行
        千里独行其结尾棋势是一车大战三兵。《心武残篇》以其单车进退纵横,题为“单枪赵云”。此局的另一特点是:双方交锋过程中,车、马、兵(卒)和将(帅)士(仕)、象(相),都能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攻防战斗力,即所谓“将、士、象柔中有刚,车、马、兵攻不忘守”。它是研究残局中的解着、停着(等着)的好材料。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589999994799999999999921859999990799429940999999999999279999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象棋排局中,影响大,流传广,并被誉为“棋局之王”的“七星聚会”。  ||  此时型势,红黑双方各剩四子,红方多一边兵,黑方多一中象,双方互有攻势,总的黑方稍优。以下依据各种古谱的定名和流行于民间的惯用名称,分为三大系列变化:一、低头卒,二、高头卒,三、落底车。分述如下:[/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hgchess.com/%0D%0Ahttp%3A//www.hgchess.com/bbs/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33093%26extra%3Dpage%253D1[/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549999995999999979999953999999999999605030419999999999474868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  蚯蚓降龙是三卒单缺象对双车一兵的残局,[/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dpxq.com/%0D%0Ahttp%3A//www.dpxq.com/hldcg/search/[/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612307995999299934999986999999994699205040419999999999033748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  野马操田是双车马对双车卒的典型残局。原谱为红先和,但经研究,认为此局无论如何变化,只要黑方走出官着,结论应是红先黑胜。[/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dpxq.com/%0D%0Ahttp%3A//www.dpxq.com/hldcg/search/[/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769999993999999999999942269999999965824140999999999999034858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  千里独行是车兵斗马卒的棋局。[/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dpxq.com/%0D%0Ahttp%3A//www.dpxq.com/hldcg/search/[/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11:50:3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的四局众说纷纭,有一个说法是”带子九进中原,征西炸两狼关“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379999993899999999999930659999995999829952999999999999589999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带子入朝对“车兵对车卒”残棋技巧的探讨,堪与“七星聚会”相媲美[/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dpxq.com/%0D%0Ahttp%3A//www.dpxq.com/hldcg/search/[/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519999995899999999423701999999994699999940999999999999832838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俗名“九进中原”,亦称“大九连环”,演变结果为红先黑胜。[/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dpxq.com/%0D%0Ahttp%3A//www.dpxq.com/hldcg/search/[/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519987995899999999789999999999997999999942999999994099079999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征西在所有的江湖排局中,着法最深奥,变化最繁复的,可说就是这则“征西”局,甚至连素有排局之王的“七星聚会”的难度和变化也远不如此局。[/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dpxq.com/%0D%0Ahttp%3A//www.dpxq.com/hldcg/search/[/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999999994999999999729960114146999999249942999999990399633899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comment0]炮炸两狼关有很多变形局。本局炮多兵对炮多卒象较之“炮打两狼关”车炮兵对车炮卒的着法难度要大。[/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dpxq.com/%0D%0Ahttp%3A//www.dpxq.com/hldcg/search/[/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3#
发表于 2014-10-20 14:54:00 | 只看该作者
炮炸兩狼關是否有規則問題呢?蚯蚓降龍也與大陸規則牴觸,大陸棋攤若擺蚯蚓降龍,用的是何種規則呢? 若有人說古局不該 用現代規則硬套,那麼很多古局都可用一將一打作和,也不該獨厚蚯蚓降龍吧,例如停車問路就可用一將一抽簡單速和,七星聚會也可一將一殺速和,所以該怎麼辦呢?
4#
发表于 2014-10-20 15:17:53 | 只看该作者
如按大陆棋规,四大名局也就七星聚会能和,如按亚规,七星就是小局,边兵还是冗子。四大名局的评定使用双重标准?
5#
发表于 2014-10-20 15:38:09 | 只看该作者
按照流行的说法,八大名局里面没有蚯蚓降龙与千里独行,取而代之的是小征东和火烧连营。
6#
发表于 2014-10-20 16:06:1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棋归问题,有时情况是按照棋局当时的规定来评判的。更不能用亚洲棋例来评判,至于七星聚会的精彩程度和艺术价值是永远无法被超越的,虽然七星没有征西局深奥,但是七星聚会仍然是江湖排局中最优秀的,其精彩主要体现在双方的攻防套路和相生相克的内涵,黑方强求胜则红胜,红方不干和则黑胜,着法俱正则是和局。
7#
发表于 2014-10-20 17:59:19 | 只看该作者
忽忆及象棋国手周廷枚,因入蜀采木,观武侯八阵图,顿悟弈理故事。
8#
发表于 2014-10-20 18:39:02 | 只看该作者
火燒连營也有規則問題,甚至亞規也不允許
9#
发表于 2014-10-20 18:42:5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认为《北京象棋》试刊1983年1期所刊诠改图较为正确,此外,还可以另拟诠改图,满足原作红先和的拟局意图。
是去掉中象吗?
10#
发表于 2014-10-20 18:46:17 | 只看该作者
火燒连營也有規則問題,甚至亞規也不允許[/quote] 火烧连营有长捉的问题。我觉得丹凤朝阳比火烧连营更有资格名列八大名局。
11#
发表于 2014-10-20 18:54:33 | 只看该作者
火燒連營有多種改局有的也許能解決規則問題,我對此曾經改了多局,失敗的當然就不說了,而成功的局面中有的也不失深度或複雜度
12#
发表于 2014-10-20 19:00:35 | 只看该作者
大五虎能不能躋身八大江湖局?好像沒什麼人擺此局?
13#
发表于 2014-10-20 19:03:04 | 只看该作者
大五虎虽然复杂,但作为江湖局要差一些。首先是诱惑力不够;其次是变化复杂,棋谱中结论不一,棋摊主没有把握;第三就是子力太多。
14#
发表于 2014-10-20 19:11:34 | 只看该作者
鷹隼盤空有兩局江湖棋人的改局似乎很複雜,我覺得不比上述諸局差,以前有貼出但討論不完整,我再另外貼岀圖 討論好了
15#
发表于 2014-10-20 22:59:1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么多帖子,支持的就是象棋法官。象棋法官,我顶你。
16#
发表于 2014-10-21 09:00:13 | 只看该作者
菜鸟来玩 发表于 2014-10-20 22:59
看了这么多帖子,支持的就是象棋法官。象棋法官,我顶你。

先生的话有些歧义:
(1)如果是看了本帖的帖子,最应该顶的其实是7楼。因为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我看到楼主“八阵图”这个范畴有感,而引用已故象棋名宿贾题韬先生《象棋指归》中所说的。
(2)如果是看了华工的帖子,最应该顶的其实就是鄙人!因《偏》是具有无上的世物,不可比拟的。这一点,就连先生最佩服的法官阁下也是非常认可的(誉为“神话级、史诗级”,普通棋书怎可相比,纯不值一提)。如果事情真是如此,那么“菜鸟”先生的眼光有些模糊了……
17#
发表于 2014-10-21 12:3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ntao云涛 于 2014-10-21 14:15 编辑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1 09:00
先生的话有些歧义:
(1)如果是看了本帖的帖子,最应该顶的其实是7楼。因为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我看到楼 ...

如果天下间只有炎与夜你一人拥有菜鸟的师傅的强机强软强库之神器(假如其他人在未来三十年之内都没有),那么你的【偏】才有可能是【誉为“神话级、史诗级”,普通棋书怎可相比,纯不值一提】,至于【《偏》是具有无上的世物,不可比拟的】是永远不可能的。
18#
发表于 2014-10-21 13:1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象棋法官 于 2014-10-21 13:16 编辑

目前为止我也只是看到炎先生对《偏》的介绍。炎先生很可能有超级电脑和超级软件,对中国象棋的研究已达到了终极破解。如果真是这样,那其余什么棋谱都不值一提。
所谓终极破解,意思是无论使用任何棋规,无论摆出何种局面,《偏》都能以穷举的方法得出正确结论,这的确是“极大型终极套著总极丛书”才能做到的事。
据我估计,《偏》目前还是处于假想阶段。



19#
发表于 2014-10-21 14:20:11 | 只看该作者
实话说:对于法官先生,我觉得他挺聪明。我最欣赏他所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时间很宝贵”。确实如此,我们的时间都非常宝贵,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里瞎耗。而对于“云涛”先生,我与他曾经聊过几次,感觉跟他聊天的太幼稚,所以我不愿意与“云涛”先生聊天。但是,他的棋局挺不错,尤其是“东海迷局”,具有实战型排局的韵味,很值得去深深品味。着法宽紧、丰富多彩……
20#
发表于 2014-10-21 23:38:26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1 13:12
目前为止我也只是看到炎先生对《偏》的介绍。炎先生很可能有超级电脑和超级软件,对中国象棋的研究已达到了 ...

”能写天书的人不去写书,写不了书的人却想写天书,“如果有一天菜鸟要写一本象棋【菜鸟天书】不知支持者会有几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7-6 03: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