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8-6-3 19:20:5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们已经是当代人!提要几本历代典型作品的价值衡量:
《橘中秘》:古代价值100%;近代价值约80%;现代价值约50%;当代价值最多20%。
《梅花谱》:近代价值100%;现代价值约60%;当代价值最多20%。过去历来的看法认为《梅花谱》是古谱,其实并不是,它是近代棋谱。只有1632年及之前问世的棋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棋谱”。
《竹香斋》:近代价值100%;现代价值约约80%;当代价值最多20%。自从《听雨楼》亡佚失传以后,《竹香斋》旋即成为最重要的代表。它的出版时间先后都是在“近代”这个范围,故这也是一部近代作品,并非人们传统认为的“古代作品”。
《象棋残局新谱》现代价值100%,当代价值最多20%。过去的看法是“近代棋谱”,其实,早已经属于“现代棋谱”了。
《中国象棋谱》:现代价值100%;当代价值最多20%。
《偏》谱:当代价值100%。
根据上述“理论”就能够解释诸如为什么我们在研读《橘中秘》、《梅花谱》、《竹香斋》等作品的时候会感觉到其价值怎么会这么低,其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在叠加下降的缘故!例如,在研读《竹》的时候,书中棋局已经被人们经过了至少近200多年的认识发展,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诠正成果,主要内容(内在资源)已经被挖掘殆尽了!而原书仅仅能够提供这三集5卷208局的内容,要更多的内容就得需要另外去创作了。而另外创作的部分,则属于另外的作品,已经不再隶属于《竹》的范畴之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