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棋摊:潍坊鑫懿棋摊 作者:荆几
2008年6月27号,骄傲的太阳耀武扬威地喷着火,阴阳为炭地为炉,柏油路变成了鏊子,打扫干净就可以烙饼吃了。 用汗水泡了一天的桑拿,浑身就象涂抹了一层劣质肥皂未曾冲洗,把汗泥搓下来可以制成浆糊。 天热得发烫。 傍晚时分,棋友于志刚与我相约来到潍坊棋坛“孟尝君”隋向民老师府上,说起隋向民,潍坊棋友无人不晓,年届花甲的他古道热肠,热心象棋事业,鸢都棋坛大小赛事都有他忙碌付出的身影,隋老师的家就是诸多棋友休闲汇聚的去处,一年四季,这里都有象棋界的万紫千红。见到隋老师,我就与他在楚河汉界对垒起来。 终局形成我执车炮过河兵单士对车马孤将的必胜残局。孰料蚯蚓亦能降龙,隋老师逮我个一着不慎,最终咸鱼翻身。哈哈,愉快地输给隋老师也是享受象棋带来的快乐吧。 随后,我们出门驱车沿北宫街西行,视野所及,西天幕前伫立着几棵高树,闹腾了一天的太阳涨红了脸,慵惓疏懒地蹲在枝头喘息着,像极了一朵红牡丹,显得艳丽娇媚。 不一会行至四平路与北宫街交叉口,左拐三十米,路西有楼房和沿街院子做为天然屏风遮出一片荫凉来,赫然有几堆人正在围观对弈,总体看来有五、六十人的样子。 噢,中国最大的棋摊——鑫懿棋摊到了。 近乡情更切,看花先远观。停车驻足,欣然发现潍坊著名棋手于希江正隐身棋摊之中杀得酣畅,隋老师招呼他一起到对面的“天天馄饨”吃饭,呵呵,溺于棋中不废寝也要忘食吧。——我们三人走进饭店,点了酸辣土豆丝、潍县辣皮、干煸芸豆三个家常菜,加上三碗馄饨,两份炸馒头干,三位干瘦之人对此铺张浪费之食,唯有摆出饕餮的姿态来。边吃边谈鸢都棋界的人事。隋老师可谓“万事通”,举凡棋界人事典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潺潺溪水缓流心间,清凉舒爽,笔者和小于听得如痴如醉。席间,三番五次的电话终于把于希江请到饭桌前,于君脸阔,身高,体壮,透着豪爽,甫一落座,闲聊数语,于波涛及另一位棋友尔后赶到,“酒”逢知己千杯少,潍坊棋坛人事皆成桌上风云。 跨出饭店,已是冥色四合,路灯睁开惺忪的眼睛,迷离的目光睃巡着世态百相。 不几步跨过四平路趋近对面的鑫懿棋摊。 已经摆开了七、八桌,于希江再次摩拳擦掌上阵,对手乃一老者,先手顺直车对横车,走出了车二进六的布局老招,观棋不语真难受,围观者大多同情弱者,纷纷为老者支招献策,于君胸有成竹不动声色,不出三十回合就用铁门栓擒杀对方,纵历千山万壑,终有峰回路转,颇有当年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豪壮气势与痛快淋漓! 饭后无事的人们纷纷汇聚到这里,围观对弈的人群形成了漩涡,两杆路灯下有几棵矮槐树,婆娑的树叶把灯光筛得迷离,孔孔点点地过滤到棋盘上,人们兴致更高,整个棋摊人声鼎沸,热闹喧哗。过把瘾就行,我不再围观,拿出相机,开始记录这繁华的景象。 耀眼的闪光灯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近前问个究竟,得知是象棋网站在为做宣传采集资料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的还整理了一下衣衫,有的招呼分散的对弈者集中起来,整个棋摊即刻整齐起来,喧闹声也开始落潮,一种无形的向心力让他们自发地树立和维护棋摊的形象。 有个朴实中透着俊美的小姑娘拉着她的两位玩伴跑到笔者跟前要求合影,让我给他们做宣传,呵呵,恬静的笑容绚烂天真,成人之美乃人生快事,当为自尽力。小姑娘叫樊昭君,9岁,高个男孩叫胡鹏,11岁,他们都在潍洲路小学读书。另一个男孩陈方正,11岁,来自和平路小学。三个孩子家住附近,都喜欢下棋,瞅空就会来棋摊下几局。照相完毕,他们蹦跳到一高约半米的棋盘前开始对阵,棋盘太大,人又岁小,需要俯身伸臂才能把棋子送到对方跟前。他们棋艺虽嫩,却展示出高于自身年龄的精灵与睿智,或许正是在这类孩子身上昭示、孕育着中国象棋事业蓬勃的希望吧。 余热散尽,天气似乎凉爽了许多,冷风舞起,手臂会激灵地爆起一层鸡皮疙瘩,放眼望去,棋摊上依然是热火朝天的繁荣场景。一并摆开的七八盘棋,对弈者深思熟虑,旁观者热情高涨。棋摊稍微向南,是一家百货商店――“鑫懿商店”,顾名思义,棋摊之名源出于此吧。同属潍坊象棋联赛唐尼队队员的于志刚和于波涛在商店门口南侧早已杀得难分难解,朱??与一位棋在商店门口北侧对垒,棋盘安放在两捆啤酒上面,哈哈,或许是胜者为了方便庆祝吧。 商店主人叫樊黎明,30多岁,樊昭君的爸爸,鑫懿棋摊就是在他的用心经营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樊黎明原属潍坊四棉职工,去年利用自己这间十平方米左右的临街小房开了一家服务于小区民众的百货小店,业余时间炒股票,倒也悠闲自在。天性热诚豪爽的他喜欢交友,象棋就成为纽带与媒介。自幼受父亲棋艺影响,照顾店面闲暇之余会与一、二知己过把棋瘾,小区人群稠密,店面前面地理环境优越,一副棋盘可谓僧多粥少,常令掂脚围观的人们把棋桌围个水泄不通。樊黎明就找来自家闲置的小木桌,钉、刮、砸,用厚而结实的帆布蒙了桌面,再用标尺量画棋盘。一,二,三……一而再,再而三,未及两年,樊黎明自费购买了近二十几副象棋,制作了十几张棋桌,来往不断的棋友错拿了几十个马扎,后来有人提议把棋摊公用的座位用红漆涂腿才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延续。每逢棋友散去,成堆的棋具只好扔放在鑫懿商店狭小的空间里。后来,樊黎明干脆把自家楼道楼梯下的一间小屋腾挪出来专门安置杂多的棋具、座位。许多常来的棋友也配置了小屋钥匙,可以随时取放棋具。棋具公而用之,店主固然大方,象棋魅力更是难禁,棋摊网住了那么多象棋的信徒。 局面出乎樊黎明的预料,棋摊的日益壮大让他这个管家忙得不可开交。象棋买回后用透明油漆刷,不几天就需擦洗;添置棋子和座位;打扫卫生,还要照顾繁忙的店面生意―――酷爱象棋的他营造了棋摊的繁荣却成为地道的旁观者,难得摆上一局的他更多的时间是孤独用心地研究《棋艺》和多本象棋书籍,笔者亲眼所见,他所有的棋书都被翻阅得陈旧了。 说到鑫懿棋摊的人数规模,樊黎明介绍,只要天气良好,每晚平均都能维持在高峰百人左右,对弈七、八组的规模上,全天下来有几百人次的流量,比集市还要热闹。 说到鑫懿棋摊来客的构成,樊黎明满是欣喜,通过棋摊,他认识结交了潍坊众多名手,来此下棋的人们一半以上能在联众达到2200分,潍坊大名鼎鼎的“街头棋王”“千里眼”也是这里的常客,“千里眼”乃潍坊本地棋手韩延顺的绰号,此君年轻时就杀遍潍坊大小棋摊,由于高度近视,需要贴近棋盘方能审时度势,状如夜里土中摸针,同行戏谑称其“千里眼”,滑稽得可爱。奉劝外地来潍坊的棋友们若遇“千里眼”,一定要睁大眼睛啊。 说到鑫懿棋摊的作用,樊黎明欣慰的是,棋摊吸引周围小区很多儿童来这里观摩学习、实战演练,树立了对象棋的兴趣,他女儿樊昭君已经是这帮孩子中的佼佼者。棋摊的重要作用是丰富了小区人们的文化生活,树立了小区的文明形象。屋山上挂起的“重品行 讲文明 促和谐”或许正是鑫懿棋摊所倡导和坚持的宗旨吧。 前些日子,樊黎明组织了一次象棋比赛,鑫懿棋摊的棋友们踊跃报名,为使比赛正规顺利进行,(也为节省成本)他自己动手用机械闹钟制作了简易的棋钟(于志刚和于波涛的对局随即用上了这精巧的棋钟,大家都为樊君心灵手巧的智慧赞叹),老裁判隋向民不请算来,大循环比赛进行了七天,以樊黎明和隋老师为主的后勤人员忙活了七天。比赛结束后,山东省棋王李强来此举行了车轮战,围观者达200多人,潍坊电视台的“直播潍坊”进行了录像报道。樊黎明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棋友参与到鑫懿棋摊,从而把潍坊象棋事业的发展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争取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两年来,棋友们的支持成长壮大着棋摊,鑫懿棋摊不仅是樊黎明心灵血肉的一部分,早已发展成为广大棋友们的精神家园。作为24小时开放的露天棋摊,她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更为深入的规划与引导,从而为有志于中国象棋事业建设的人士提供可资借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经验吧。 夜不断延伸着,棋摊上的人群开始稀疏,在与樊黎明近两个小时的聊述中,我分明感受到他对象棋的那份热诚、对棋友的那份真情和对棋摊的那份用心……正是有类似于他的人们和类似于鑫懿棋摊的舞台构成了中国象棋事业的脊梁……他们是海,让中国象棋事业扬帆远航! 欢迎广大棋友光临中国最大的棋摊——潍坊鑫懿棋摊!
棋坛与棋摊,读音很相似,概念有区别,差距实在大。棋坛如江湖,,浩瀚深邃,无风亦有三尺浪,艟朦巨舰尽可徜徉其中;也是社会,宽容地接纳了形形色色的三教九流。棋摊如小潭浅溪,载些蚱蜢小舟,泛游赏景,当可怡情悦性;亦如众多家庭,构成了社会的细胞。来到棋摊,可见三五成群,脸谱各异,有趣故事丛生不已,仿佛老宅深巷悠扬飘出的婉转笛声,萦绕耳际,凝聚心间,回味无穷。 古往今来,青山绿水间,渔舟晚唱里,玉门羌笛外,孤鸿哀鸣中,夜雨灯影前,街头巷尾处,无数的棋摊赋予了象棋涵泳不尽的韵味与灵魂:千年风雨铸就的目光,千年阳光滋养的情怀,还有千年人事酝酿的智慧,驰骋在硝烟弥漫的古战场, 徘徊在开元盛世的月光下,飘落在农家的庭院里,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中,弥漫在网络的每个角落……
关于棋摊的40多张照片,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
建设优质博客 光大中国象棋: http://blog.sina.com.cn/yjy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