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1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残排局理论] 杨佳麟先生的文章—让桔梅之花重新吐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4 13:2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桔梅之花重新吐艳 ——雏议排局改革与返真 杨佳麟 排局,是中国象棋艺术丛林中的一簇奇葩。千百年来,它与全子对局伴生共荣,都有过星汉般的璀璨。令人扼腕的是,近十几年来,象棋的命运不太景气,尤其是排局已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这不得不引起亿万棋民的深深思考了!所幸,在近两年的“象甲”联赛中,对赛制做了重大改革(执先者谋和即落败),促使棋手们斗志大增,一扫多年来对局赛中求稳畏搏之风,令国人刮目相看。有鉴于此,作为本家兄弟的排局,能不能也大刀阔斧来一下,以改革和返真求新生呢? 痛定思痛,排局在国人眼球中失宠,不过是近四十年来的事。遥想当年,江湖棋人在街头巷尾摆摊设局,演绎《七星》《野马》之故事,招引路人于苦寒中寻乐,驻足围观;而闹市通衢、报摊书肆之间,频见藏谱新出、悬局征解消息,直叫众棋迷勾魂摄魄,不顾囊中羞涩求之……如今,昔年风光不再,排局香火几近不继。扪心究之,此情实在不能归咎于一般棋民,而应向“弄潮儿”问责!概算起来,弊失之处有三: 首先是“局人相轻”,自坏家门。一位棋评专家在信中告诫棋友:“小心小人搞小动作”,此言不幸成真。请看,近一二十年中,排局“名家”之间不断发生内讧,且越闹越凶。在铜臭污染之下,有人一再为名气为稿费而争风吃醋,甚至屡上法庭;有人四处吹嘘自己入经据典,弟子遍布,而肆意贬低同行,甚至翻脸骂人;更有屁股歪坐者,利用“编校”、“评委”等特权,在用稿、办赛、评奖过程中拉帮结派,打击异己,甚至随心所欲封“王”称“师”……凡此种种,既败坏了排局界的人气,也搅乱了排局创作的精神氛围,阻碍了排局艺术的向前发展。(未完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4:23:25 | 只看该作者
其次,排局概念被肆意扰乱,造成人们创作与鉴赏时视线模糊。排局的定义,早已有千百年来的约定俗成,并且有名家学者的权威性阐述。在我国现代大百科《辞海》和屠景明先生的《中国象棋辞典》中,已明确认定排局是“在残局基础上经过人工构思编排而成的多种局势”;此外,一般民众也习惯于把街头路边的江湖排局称为“残局”。可见,以双方残存子力所形成的残局,才是加工为排局的基础,这一理念早已为社会公认。据此,近年来频有出现的所谓“全子局”、“一子对十六子局”等,不仅算不上排局,连残局也不是。而当代的某些“弄潮儿”,或出于自身文化层次的浅薄,或存心要哗众取宠,硬是偷换概念,抹去“残局”这一前提,把排局称作“由人工拟制并按象棋规则行弈的一种局势”,这是站不住脚的!须知,最早的排局是古人在对弈战残局阶段进行研究时产生的。他们发现对原局势稍加改动(即调整某些棋子的位置、品种或走法)后,就使结局发生理想的转变,从中认识到对残局加工的必要;后来又逐渐领悟到优化盘面和提高“性比价”(即着法总步数与用子个数之比)等美学功能的重要性。经过千百年来的探索发展,才使得排局这一艺术形式渐趋尽善尽美,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随着近年来排局概念的被搅乱,许多根本够不上“残局”的东西纷纷混进排局之林,导致冗子冗着越来越繁杂,甚至把局图变成了“全子大拼盘”,鱼龙混杂,哪还有什么艺术品位?!难怪乎当代人对这样的“排局”不感兴趣、不屑一顾了。(未完待续)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4:47:12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排局被搅和了政治色彩,甚至一度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文革”动乱中,极“左”思潮泛滥,原本以健脑益智、开心求趣为旨的排局创作与鉴赏活动,也被“弄潮儿”利用,连棋子颜色也被当成了政治印记,红方代表“革命”,黑方则与“反动派”无异。有一则所谓“名局”,在样板戏的“启发”下,竟将一枚红车设计为孤胆英雄,而黑方虽十六子全,却被置于偏狭地,除了溃逃、遮拦毫无还手之力。就这样,该局竟以某折样板戏冠名,成了红极一时的“精品代表作”!这不仅与古局、江湖局的优良传统大相径庭,也违背了体育竞技活动中的平等、公正精神,使排局的观赏性越来越差,观众队伍也随之大减,进而威胁到排局自身的生存。(未完待续)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5:04:37 | 只看该作者
振兴排局,当从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做起。排局是源于残局而高于残局的;一则好局名局,往往要经过千百年、千百双手的打磨,才能不朽。必须指出,人工编排的目的,不是尽量限制一方棋子的行动,而是努力打造一付新、奇、巧、趣、险的局面。无论设计哪一方的胜,还是双方的和,都应服从这一艺术宗旨。其编排过程即:深化主题、简化局面(删减冗子冗着)、纠正错误(含图谱错误、构想偏差)、改善产着率(即“性比价”),以及美化盘面等等。(未完待续)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5:30:06 | 只看该作者
前年的国际天文学大会,对我们很有启发,该会决定,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划出,列为“类行星”。对排局界来说,也应该把不宜混入排局之林的东西请出去——如所谓“全子局”、“一子对十六子局”、“只动一子局”等不具备残局特征的局;冗子、冗着繁多,“性比价”甚低的某些“字形”、“图形”局;以及完全不给后手方反弹机会的“连照胜”局等,都应列为“类排局”系列,供其爱好者另行把玩与研究,以免干扰正规排局的创作、鉴赏、竞赛,维护历史的延续性。当然,排局界对此举要慎加具体分析。拙以为,以“性比价”大于或等于1作为死杠杠,不够的,就不算排局。排局不是一个大箩筐,决不能把什么杂碎都往里装;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也决不能轻易给毁了!(待续)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5:43:20 | 只看该作者
还要一提的是,当代排局必须改变后手方老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境遇,努力提高黑子的反照、反杀能力。在排局竞创活动中,应把黑方活力问题列为考选标准之一。如,在一局棋中,只要黑子“照”(叫将)一次,就可加奖1分,累照累奖。只有把黑棋搞活了,才能加大各方取胜或谋和的难度,也才能使局面更激烈、也更好看。这不仅是增强大众弈趣与看兴的问题,也反映出社会文明意识的进步,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待续)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1:42 | 只看该作者
排局的改革与返真,事情决不止本文所述,比如,要发动全国棋众,制定一个《象棋排局创作与竞赛规程》,包括有关技术标准、工作程序等,以及裁判员、运动员的技术等级评定标准(最好有国家体育部门参与);又如,通过媒体帮助,商定一个《排局评优办法》,以客观计分取代主观打分办法,抑制排局竞赛(包括竞创与征解)中的“暗箱操作”现象;要实行“缓称王”制度,不轻易评选“排局王”及高级别的“大师”。再如,组建各地方“排局俱乐部”,让广大爱好者自愿参与种种交流、竞赛活动,为《象棋世界》充实稿源和增大发行,办成中国一流的棋刊打好基础…… 振兴排局,繁荣桔梅园地,重任在广大棋友肩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愿大家集思广益,携手努力!本文不过是抛砖引玉,欢迎赐正、互动与交流。 (全文结束。后附本文作者简历)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34:38 | 只看该作者
杨佳麟,1945年7月生于江苏南京市。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经济师、作家,曾任市经委现代化管理讲师。自幼喜爱象棋,曾获市“劳务杯”象棋赛亚军。1997—2002年间被《扬子晚报》聘为“象棋天地”栏目主持人,历年已发表文学作品多部及排局一百余篇。
9#
发表于 2009-1-4 19:32:3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与肯定作者对排局的关心,赞赏作者为排局而积极献策。
10#
发表于 2009-1-4 19:39:5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把排局的定义与残局的定义划等号, 局限在实战残局,实用残局与江湖残局的范围内。 对于这种局限的定义持反对的态度。
11#
发表于 2009-1-4 20:5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ave7788 的帖子

记忆中,十年前,曾与杨佳麟先生有过书信往来。
极大可能。

就现阶段而言,没必要把门槛弄得那么高。
活着,也没必要那么累。

现在80、90年代的孩子,能玩的游戏太多了。
将来有多少人肯花这门心思,都难说。

——且先当作排局游戏玩下去吧。


杨佳麟先生也是一位执着的人!

12#
发表于 2009-1-5 01:27:20 | 只看该作者
杨先生对什么是排局?谈了个人的观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分柝和介定!本人学习了!但文章中对残局、实战残局加工后即认为是排局!双方互有攻守的才是排局!的观点,本人不能赞同。首先对“排局”二字的内涵应该怎样去定义没有明确。因此,造成了在肯定排局的同时又在否定排局!在肯定残局为排局时又否定了排局即为残局!我读后认为杨先生对排局的定义就是残局。如是这样,本人更不敢赞同。其二:因为古谱《适情雅趣》中大部为人为编排的连杀局。要是按杨先生的“以及完全不给后手方反弹机会的“连照胜”局等,都应列为“类排局”系列,供其爱好者另行把玩与研究,以免干扰正规排局的创作、鉴赏、竞赛,维护历史的延续性。”的观点古谱《适情雅趣》这就不叫排局了,属旁门左道吗。只能供爱好者把玩!
13#
发表于 2009-1-5 11:10:34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杨佳麟先生新年好!五年多没有见面了,今天在华工象棋网上见到您,非常高兴。祝您身体健康!北京老友 盛
14#
发表于 2009-1-5 11:24:21 | 只看该作者
目前.象棋排局的欣赏和创作都是一个自然的花园,不是皇家花园.自然的花园里什么花草都有,也叫百花齐放,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有艳丽的,也有浅淡的...而皇家花园.里就只要高雅的.从扩大参与群的角度考虑,还是百花齐放好.另外爱好排局的群体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难以用有效的统计来表明,即或是减少了,恐怕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人们的生存压力增大,很多人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创作和欣赏排局,或把它当成"不务正业"等,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象棋排局不会自灭,发展是必然的. 不过杨先生有一种观点我非常赞同:好的排局应千锤百炼! [ 本帖最后由 棋人ctq 于 2009-1-5 11:31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1:2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engshiqixing 于 2009-1-5 11:10 发表 祝贺杨佳麟先生新年好!五年多没有见面了,今天在华工象棋网上见到您,非常高兴。祝您身体健康!北京老友 盛
杨佳麟先生可能不上网,他于2008年11月16日给我来信所附一文,因我年前才回来,看到后就发到网上了。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1:38:23 | 只看该作者
杨先生在信中写道:“此文承”三位棋“友帮助,历时八个月拟成,且系我在病床上完成的(我于08年3月16日不幸遭遇车祸,致左股骨折,九级伤残)”……“欢迎将此文复印转赠棋友,欢迎辩争、磋研。”
17#
发表于 2009-1-5 11:39:59 | 只看该作者
杨佳麟先生的制定一个《象棋排局创作与竞赛规程》,商定一个《排局评优办法》,值得考虑!
18#
发表于 2009-1-5 11:47:12 | 只看该作者

 

  对杨先生的大作深感佩服,但其中让人不敢苟同的是:

 

  『以及完全不给后手方反弹机会的连照胜局等,都应列为类排局系列,供其爱好者另行把玩与研究,以免干扰正规排局的创作、鉴赏、竞赛,维护历史的延续性。』这一观点。如果照这一观点来看,那,著名的明朝古谱《适情雅趣》,岂不大大的降低了该谱的价值?《适》谱不是要扫进垃圾堆里了吗?更何况前人的许许多多精采的连照杀创作呢!

 

  本人是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写出上述不敢苟同的想法可能会让杨先生嗤之以鼻。不过,实在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

 

 

19#
发表于 2009-1-5 12:50:21 | 只看该作者
着法是排局的灵魂。 有妙着好着就是佳局,连照不连照不重要。
20#
发表于 2009-1-5 14:17:28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排局是人们对实战残局或精彩局势加工排拟的,有必然着法的,由弱势一方逼和或战胜强势一方的象棋局面。
21#
发表于 2009-1-6 00:15:1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杨先生的这一观点赞同!“制定一个《象棋排局创作与竞赛规程》,包括有关技术标准、工作程序等,以及裁判员、运动员的技术等级评定标准”。最好有国家体育部门参与制定!
22#
发表于 2009-1-6 08:50: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原红 于 2009-1-6 00:15 发表 我对杨先生的这一观点赞同!“制定一个《象棋排局创作与竞赛规程》,包括有关技术标准、工作程序等,以及裁判员、运动员的技术等级评定标准”。最好有国家体育部门参与制定! ...
制定一个《象棋排局创作与竞赛规程》,现阶段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制订一个行业标准,首先起码要有一个行业组织,这个组织要得到大家的认可(以前成立的“排研会”红了一下就永垂不朽了),由这个组织选出“技术委员会”来制订这个标准才有权威性。
23#
发表于 2009-2-13 21:28: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讲的好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7-1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