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的中国象棋长征路沿途自己印发的宣传资料(2009-12-04 00:36:29)标签:杂谈
普及中国象棋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的中国象棋长征路
您好:我叫罗德祥,曾几何时,余纯顺,步行中国是我的偶像,曾几何时,黄河漂流牺牲的勇士总有我的牵挂。于是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行动计划诞生了。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着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做猪栏的理想。我不是一个中国象棋大师,但是我决意要做一个中国象棋艺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大师。
第一:我反对对象棋进行所谓的任何变革,和棋才是硬道理
中国象棋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棋类游戏,但和棋过多尤其是在高水平比赛中,两位顶尖高手只要有一位一心求和,另一位就难有机会取胜。有些专家认为这个原因对中国象棋来说是致命的。看看国内一些顶级赛事的和棋率高得惊人,频繁的和棋使得比赛的观赏性下降,严重阻碍了中国象棋的发展,有可能导致中国象棋的最终没落。他们认为和棋太多(就不好玩,没有趣味性,观赏性,战斗比赛意义),根本上的原因就是仕(士)相(象)缺乏进攻能力.于是来个仕相可以升变成兵——.的象棋规则,...这种新兴的棋类游戏首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推广,并受到学生的青睐。更多的人为了减少比赛的和棋率,很多象棋工作者做出不懈的努力,赛制改革也从来没有停顿过。胡大师就有个胡规,因为红方先走,和棋判红方输。
我认为中国象棋深具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丰富内涵,和棋不仅是中国人的追求,更是全世界,人类的追求。诸不知:互不侵犯,世界和平,互不相让,世界大战。
第二:很多专业人士对中国象棋的前景表示担忧
甚至网上有人预言十几年后,中国象棋将只能在古玩商店中看到,而成为真正的“遗产”。
现在已经很少父母叫小孩子下中国象棋的了,都爱都打麻将去。这种例子很多,某日报就报道了有人为了打麻将,而不煮饭给小孩子吃,只拿钱给小孩子叫他自己过马路去买快餐吃,结果不小心被车子压死。想想我少年的时候放学路上总会看见三三两两的人围了一群看下象棋,现在这种风景看不见了。或者取而代之的是围成一团8万,9万,我碰,我钢的多了。
第三:说说象棋的益智功能及对青少年的素质培养作用
我们可以读读《棋牌世界》2002年11期《棋类教育问题答疑》的文章,其中提到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做过一个试验,在一部分教学班开设棋类课,称为棋类班,与不开棋课的普通班进行比较,
总的感觉是棋类班教学成绩比普通班明显较高,这是棋类开发智力的事实。
至于中学生情况,香港中文大学冯教授曾对一所中学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优秀生喜欢下棋的比较多,不喜欢下棋的比较少。差生喜欢下棋的比较少,不喜欢下棋的比较多。
说到提高素质问题,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似乎更应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广大家长的关心。毋庸置疑,象棋的艺术性、趣味性不仅体现在单单下象棋本身。下棋过程中的思维,谋划,计算对青少年有益智健心、陶冶情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
象棋与育人,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神往、值得人们深思、并进一步加以研究的重大课题。普天下爱你的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会下象棋吧!
第四:象棋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君不见以‘百岁棋王‘谢侠逊为代表的热爱象棋的人们,长寿者比比皆是,形成一种蔚为壮丽的奇观。日本科学家已经提出生命在于脑运动。
我想中国象棋的和棋精神是不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学习中国象棋是不是爱国主义的体现呢?是不是可以培养我们的全局观,人生观,社会观呢?毛泽东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祥不才,愿不遣余力的用中国象棋棋行天下重走长征路的方式做个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