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548|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棋 迷 戏 点 象 棋 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r>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中国象棋,源远流长,象棋书籍,汗牛充栋,些许犹如珍馐,棋迷得之受益非浅,些许鱼目混珠,棋迷得之,犹如鸡肋,读之无味,弃之不舍。有鉴于此,棋迷邹某戏点象棋谱,惟愿有资于弈道也。
<br>
<p>
< class=MsoBodyTextIndent style="MARGIN-TOP: 6pt">棋谱分类大抵相似,不过是开、中、残局,对局集、技术类、综合类等,现将其间珍馐样样把君前,也或有误将糟粕当至宝,也或有沧海遗珠未曾识,其中优劣,看官需仔细掂量方是。</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一)、经典的对局集</B><B>
<p></B>
<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一类是大师系列专集</B>,这个当代出版比较多,九十年代,各出版社皆有大部头的特大对局类书出版,譬如人民体育的“对局精解”系列、辽宁科技的“妙手巧着”系列、黑龙江科技的“精彩对局集”、“名局精选”系列等等,近年还有胡荣华主编的当代象坛龙虎榜系列,此类书中著名的不多,棋局也多为资料性收集,评论不多,而且一般情况下价格都出奇昂贵,如无特别偏好,一般棋迷收之无益。较好的个人专集推荐的是蜀蓉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版一套特级大师对局集,其中包括《旷代棋王胡荣华全集》一、二卷,上卷徐天利著,主要是胡的六十年代的对局,有棋史,有详评,下卷朱永康著,只有五千册印量,可谓天下难求,不过内容一般,为七十年代后的对局,大多只有资料性的对局记录,无棋评;《棋坛元戎杨官璘专集》,该书用三分之一的篇幅登载了杨官璘传记,阅读起来颇为有趣,接着是杨官璘百局自战述评,杨的对局炉火纯青,中残局功力甚强,虽其开局较为死板,但其对局到今天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棋坛少帅吕钦专集》,吕钦、陈幸著,主要讲述吕钦出山至夺冠的一些经历,有吕钦自评棋局,较为精彩;《东北虎王嘉良专集》,该书记叙了王出道以来在布局方面的新变研究,其中包含王的实战解析,篇后附有王的实战对局,王乃北方宗师,棋风泼辣,攻击性极强,打其对局谱很有畅快淋漓之感。《世界冠军赵国荣专集》,王嘉良、李德林著,此书可谓赵氏对局的最佳作品。赵曰,王氏著作方能窥其精髓,笔者有言,有此一本,其他赵氏对局,弃之何妨。可惜的是,好像就只有这五种,要是能加上当时叱咤一时的李来群、柳大华等就很好了。
<p>
<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二类是大师自战解说谱</B>:这一般是业余爱好者最喜欢的棋谱著作了。从棋坛元戎杨官璘开始,杨的自战谱散见于《中国象棋谱》、《弈林新编》、《棋坛元戎杨官璘专集》里面,最好的推荐还是末者,前两谱虽说是建国以来的经典著作,但到今天实用价值已经渐小。王嘉良专集,王嘉良的自战解说似乎只还有湖北科技出版的一本《东北虎王嘉良专辑》,王氏自选一生精彩对局100篇,详作评论,自许之意流露于字里行间,读之,遥想东北虎昔年风采,幸甚,快哉!胡荣华专集,代表作有《十连冠的棋艺精华——胡荣华杰作六十局》,此书作者所列徐天利、胡荣华,其实看内容主笔应该是徐天利,徐跟胡可谓亦师亦友,相交多年,了解甚深,其中选局颇具代表性,且都十分精彩,精读数遍绝非过事。《胡荣华妙局精粹》,此书乃胡氏手笔,不少对局解说甚细,包括其实战构思描绘其中,细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缺点是选局杂而不精,厚度至寸,让打谱者有望而却步之感。此外似乎是山西人民或是山西教育出了一本《胡荣华自战解说谱》,曾被某棋友转载于象棋网络,可惜笔者长年求之未得,甚憾。吕钦的自战解说出版的除上述的《棋坛少帅吕钦专集》外,最著名的是《吕钦棋路》,该书是吕钦原登载于羊城晚报上的棋局述评的汇编修改而成,全系吕钦实战解说,精彩之至,喜好小吕飞刀者万不能错过。此书同类作品还有《银川棋路》,不过国内没有出版,海外有棋友汇编成册,作为交流刊物,在内地亦有流传。赵国荣的自评自战谱是《虎啸弈林》,但解说甚为简单,许多地方寥寥而过,跟《胡荣华妙局精粹》不可同日而语。此外女子棋手单霞丽有《象棋女杰单霞丽对局精选》一书,有兴趣者可聊为一观。还有譬如《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象棋大师自战解说辑》,收集了当代不少大师的自战作品,亦可一读。
<p>
<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三类是棋谱作家评论的对局集</B>。特级大师是良好的“噱头”,他们的棋谱总是十分地叫卖,虽然一般来说,我们都看不懂。棋谱作家评论的特大的对局谱多如牛毛,前述各类对局集比比皆是,只好选择一些精品来说说吧。胡荣华的棋,如言穆江《胡荣华东南转战录》,言有棋坛秀才之称,文笔斐然,该书评论详细得体,堪称言氏最经典的作品,可与《胡荣华名局精粹》、《十连冠棋艺精华》等量齐观;《胡荣华李来群二十年大战》,李浭、杨典著,此书解说甚细,然对于熟悉各类布局的专业棋迷而言,读之颇有累赘之感。此外如《一代棋王胡荣华妙局精华》等,却是不读也罢。赵国荣的棋,王嘉良评注的另外还有一本好像叫六冠王赵国荣专集,看内容与前述世界冠军赵国荣专集相差不远,笔者未收该书。至于《超级棋星赵国荣对局精粹》相比之下就颇为拙劣了,一般棋迷不看也罢。许银川、吕钦的棋,有《许银川、吕钦象棋名局赏析》在金盾出版社出版,市面反映效果平平,与其读之,不若二《棋路》也。马正富另有《许银川对局集》一书,厚如砖头,内收对局数百局,无详解,收之无益,不如弃之。
<p>
<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四类是对局集锦类</B>,代表作品有屠景明编著的《象棋名局赏析辞典》三卷,其中包括团体赛、个人赛、名家对局等,解说简明到位,资料性极强,附后有对局索引。近代名家对局代表作品有屠景明的《近代象坛争霸演义》、《听松轩象戏谱》、徐续的《磨剑楼象棋名谱选注》、陆兴的《京华象棋名局》、唐博渊《周德裕遗局选评》等,此类书棋局质量与现代对局相比有失火候,但近代风格显著,好攻杀者凶猛异常,好防御者委婉内敛,读之别有风味,此外,其中有许多近代棋坛历史掌故,亦十分有趣。其中另有一早年经典,周德裕著的《象戏钩玄》,笔者大学期间,曾求购于江西的华铨伦先生,华说该书系三十年代出版,正考虑翻印,待笔者工作一年多,方从辽宁一棋友处辗转得之,今天看来,此书无甚作用,然对于某等棋谱痴迷者却如珠如宝,此事而今忆起亦别提有趣。对局中的“名局精解”代表有贾题韬《象棋名局精解》、黄少龙《象棋特级大师名局细解》等,贾、黄皆是文人出身,说棋事半功倍,棋谱虽薄,但解说的分量却几乎过半,一般棋迷读之大有裨益。此外还有上海辞书出版的几本对局集,如屠景明的《全国象棋争霸战》、中象棋协的《荧屏楚汉争雄》、《楚河汉界争雄谱》等,在书店偶有见到,未曾细看。
<p>
<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五类是比赛对局谱述评类</B>,如五羊杯比赛代表作品有陈松顺的《五羊杯象棋冠军赛》,一半介绍比赛花絮,一半评赏对局,十分精彩,堪称五羊杯对局集中翘楚之作。还有屠景明的《五羊杯棋王争雄谱》,印量甚少,赞誉颇高,亦是棋坛一佳作也。《五羊杯冠军赛名局赏析》,吴启生著,单看目录,如写小说,其中棋局却是一局没打过,阎文清、胡明著有《王者之战——五羊杯冠军赛集珍谱》一书,“第一届至第十七届,届届有佳局”,可与前列数著相互参详,久之必有裨益。全国历年的个人赛、团体赛等的对局,大多有记录出版,典型的有上海文化、安徽科技等分别出的《象棋对局选》系列,还有如《全国象棋赛对局精选》系列等,此外有一些单独发行的如王嘉良的《实战百局谱》、孟立国的《棋坛春秋》、《象棋大师争战谱》等,用小说笔法记叙比赛,赛评棋评相交辉映,亦别提有趣。
<p>
<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二)、古谱类</B><B>
<p></B>
<p>
<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一类是古谱全局类</B>。最齐全的一套是蜀蓉出版的《中国象棋谱大全》,其中收罗了几十种全局、残局古谱,记得定价108元,读书时候囊中羞涩,其实该书也不过有收藏价值罢了。较早的经典是,谢侠逊编著的《象棋谱大全》,不过这套书是竖排版的,收藏可以,真要打完还是很有难度的,但对于早年的棋迷来说,也是难得的教材了。较好的单行版本有刘剑青父子评注的《橘中秘》,刘氏师承蜀中贾题韬,棋艺理论扎实,该书详细地分析橘谱中的各种局面,包括红方的各种攻击法的正确应对等,是古谱评论中的经典作品;程明松评注的《梅花谱》,程出身蜀蓉出版社,棋艺研究亦十分深刻,重编的梅花谱体系更加自然,其中另有弃马陷车两局的介绍;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改编的《自出洞来无敌手》,虽说简短注解,但其谱本身极为优秀,局简意赅,是初学棋迷的极好教材;居荣鑫改编的《梅花泉》,居乃建国时代棋界名宿,著作等身,含金量较高,屠景明评注的《无双品梅花谱》等,此类都再现古谱特色,又不拘原样,对初学棋迷锻炼象棋杀法等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回忆笔者学棋生涯,最初即受惠于《自出洞来无敌手》。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二类是古谱残局类</B>。最全的一套是刘殿中主编的《中国象棋古排局集成》,包括十二套古谱,只有棋界尚有疑问的《会珍阁》没有收录。该书亦有详尽的解说,一书在手,可谓残局无忧。单行本较好的是上海文化出版的四大名谱的详注本及《江湖排局集成》,这套书由朱鹤洲、杨明忠等排局名家评注改编,资料解说十分详尽,其中增加了无数个人研究心得,如朱著的《竹香斋》,其间对“鸿雁惊寒”的注解,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乃是残局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江湖排局集成》其中收集了许多古谱未载的或者是今人修改的残局,如《征西》等,行文风格与四大名谱相似。除四大名谱外,著名的《适情雅趣》亦有多人校注过,如著名的排局家蒋权等,因适谱本身变化不多,因此解说基本大同小异,无甚特别优秀的版本。其他的残局著作,如《湖涯集》、《蕉竹斋》等,蜀蓉等出版社曾一一出版,但影响一般。汇编类有胡知虑的《泛舟采荷象棋谱》,收集各类和局八百多局,按棋子数、路数编排目录,检索甚为方便。胡另有一本《映月揽胜象棋谱》,根据书名应该收集的各类胜局,不过笔者未获该书。诠正类代表是《象棋古谱诠正大全》,此书可以与古排局集成合而读之,其中对古谱着法、局面安排不妥地方一一诠正,可谓是排局爱好者的必备教材。此外还有如《江湖棋局搜秘》,陈松顺著,此书名气极大,陈系棋仙钟珍入室弟子,钟残局了得,陈对古残局亦深有研究,建国后主持《象棋报》,该书即由《象棋报》部分内容汇编而成,市面所见棋摊的大多作品都能在该书找到原型,可惜之处在于因系报载文章,详尽之处无法照顾,内容虽丰,对棋迷而言难免遗憾。如《江湖特种排局》,其中选局与传说中的《会珍阁》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其中包括林弈仙收集改编、沈志弈珍藏的《江湖特种排局》及与之有极大相似之处的《雁荡集》。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名家出版的解说江湖棋局的著作,如《江湖残局》、《象棋民间排局》等,在《江湖排局集成》中曾提到多本该类残局谱,可惜笔者尚未能一睹为快,甚憾。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三)、开局谱类</B><B>
<p></B>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一类:综合性开局谱</B>。综合性是指那种布局飞刀、新型布局之类的开局手册,里面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通读一遍似乎什么都懂了点,真的走起来却什么都不懂了,也就是花拳绣腿有那么两下子,其中因由却大多弄不清楚,一旦变招立刻就挂了。但这类书中也有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居荣鑫的《象棋布局举要》及续编,据说是建国以来出版数最多的开局著作,张强阎文清的三大本“布局与定式”系列,在业余棋界享誉盛荣。另外还有一套比较好的是蜀蓉的《布局大全》系列,分炮类、马类、相类、兵类四种,但我只看了炮类部分,其他因为是散手棋,几百页的书分成十几类甚至几十类,大多是点到为止,不看也罢,炮类分成几大部分,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等,但也有些精彩胜场,比如其中五七炮双弃兵对反宫马飞左象就有十节内容之多,丰富之况谱所罕见。其他也许还有一些较好的布局系列,不过我没有怎么注意。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第二类:专题性开局谱</B>。专题性开局谱最著名的自然是蜀蓉一套三十本的《现代开局丛书》,八十年代也有一套人民体育出版社的专题开局谱,分类也比较细,但因为年代久远,布局之类的东西总有点过时的感觉。此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江西科技等出了不少布局的专题书,分析得都比较细,但理论分量似乎不够,整本书翻下来都是变招,看得人晕晕的,只知道这么走会处于劣势,而对此必然性劣势却无法做到足够的了解。以下就针对各种专门性开局列举些较好的代表作: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顺炮类</B>:王嘉良《顺炮全集》。王嘉良老前辈当年有句话的大约意思是,就布局创新来说的,他并不输于胡荣华。我个人估计,王所倚仗的底子就是顺炮布局的贡献。君不见,顺炮全集一出,顿时蜀蓉纸贵,此后数十年来,顺炮布局领域鲜有人敢来冒韪问津。王早期关于顺炮的著作是《桔中胆——顺手炮全局研究》、《象棋中锋》,在出版《顺炮全集》前后,还出版了一套别致的《顺炮横车对直车》,一套三卷,编排体例与顺炮全集中的中篇相似,但内容丰富得多,变例多,对局举例也多,是顺炮横车爱好者譬如笔者的最佳教材,可惜笔者长年“重金求购”未果,只有一卷上册,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呀。有关顺炮的布局还出版过数本,但光芒远被其所掩盖,如江西科技出版的《顺炮布局韬略》、宁夏王贵福的《顺炮新编》、人民体育的《顺炮直车对横车》、《斗炮局》等,此外还有一本专门的世界顺炮王对局赛记录《顺炮王象棋争霸战》,里面有许多国外棋手的对局,颇为有趣,不过资料性虽强,指导意义就一般了。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列炮类</B>: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嘉良《列手炮新编》、吴启生《半途列炮》、赵庆阁《列炮新编》等。若要详细举例,尚不可数,王氏另有《中炮对三步虎半途列炮》,人民体育亦有此类布局著作,还有《小列手炮》等,此类布局中最优秀的也许该是赵的《列炮新编》,分为左炮封车、三步虎、小列手炮三类,赵是辽沈一流棋手,其自序有言对此布局有所偏爱,屡屡用之,效果良好,棋手说棋,力量不言而喻。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对屏风马类</B>:中炮盘头马的布局远可参考橘梅古谱,近可学习屠景明《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后来屠增补中炮横车进中兵对屏风马的布局体系,在现代布局系列中出版,即《夹马炮对屏风马专集》。笔者当年读大学之时,百无聊赖之际曾通打全谱,还细作笔记,之后棋艺至少长了两先,故甚为感激。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巡河炮</B>是现今笔者使用较多的开局,在五十年代左右,小神童李义庭曾出版过一期《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不过文革遭劫,留下残本实不多见,现代较好的版本是孙志伟的《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专集》,其中包括飞右象巡河九应(巡河炮盛行年代的著名用语)、巡河炮缓开车对屏风马等,布局内容上十分丰富,变招分析体系亦十分庞大,但战略解说却十分单薄,如果不能用心体会,就算全部记下来也不过得其形似罢了。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B>是现今最流行的布局,人民体育的布局丛书曾出版过徐家亮的《过河车专集》(平炮兑车体系)、《左马盘河集》等,蜀蓉的现代布局丛书曾出版了《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左马盘河另有一名著即河北特大刘殿中的《盘河马探秘》,该书估计版数过少,而今已是传世瑰宝,在棋谱市场价格不下三位数了,单此一事,棋迷对该书质量即可见一斑了。此外,天津人民出版社还有一本不大知名的著作《屏风马弃马局浅谈》,估计是国内出版的唯一的弃马局专题著作,对此道兴趣不大的笔者尚珍藏有一本,建议爱好者学而习之。本布局的专题性对局谱有刘剑青的《中炮过河车名局精解》、陈孝堃的《象棋大师百局谱》等,其中选局典型生动,是学习该类布局的极好的指导性对局谱。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七路马</B>被蜀蓉程明松誉为不蕴不火的典范开局,程的《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中主要是先锋马、过河炮、巡河炮、横车七路马等四种开局,其中过河炮较有代表性,原来人民体育有出过一本《双炮过河》,但评价并不太高,该布局现代出现的几率极小,主要是先手方几乎无人愿意走成如此局面。先锋马的另一面一般是左炮封车,先手方少有便宜。左炮封车方面蜀蓉有《中炮对左炮封车》,列举了先手方各种手段,但作者立足于屏风马的立场,并将左炮封车视为现代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布局形成的催化剂和内在主要原因。事实上就内容而言,中炮方已有较好的应付手段,不喜过河车的棋迷有必要了解一下该书。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进三兵</B>在现代马炮争雄中也时有出现,但活跃和变化激烈程度就远不如进七兵了。据说棋坛上有个说法,进七兵七卒,你好我好看谁更好,进三兵三卒,你差我差看谁更差。也就是说三兵非布局之正,至少在阵形上不那么合理。进三兵的著作,早年的有何顺安《中炮进三卒对屏风马》,质量如何我不知道,但现在的二手棋谱市场此物已是天价了。现代著作中较好有金启昌的《中炮进三兵专集》(金氏在蜀蓉现代布局丛书出版的名为《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内容大同小异),其中分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三步虎等几类,棋谱特点秉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棋谱风格,方方面面详细得当。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五七炮布局</B>有开局万金油之称,什么开局都有五七炮的一杯羹,同时也最为稳健,布局的弱点在该局中被压制到极限。在屏风马领域,五七炮更成独立体系,早年列位广东四大天王之一的卢辉,就有卢家五七炮之称,现代特大刘殿中即有“五七干校”校长之誉。布局教材中,人民体育及蜀蓉都出版过《五七炮对屏风马》,由于笔者后手少用屏风马,于是只是摘看了一部分先手常用的着法,至于是刘海亭的谱好还是徐家亮的版本好,棋迷自己斟酌了。至于应对屏风马先进3卒的五七炮不挺兵的布局,据说在五十年代出版的屠景明著的《象棋全盘战术——五七炮专集》中有详载,但因红方变化较少,现代较少使用该布局。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对反宫马类</B>:反宫马是现代才深入开发的布局,自胡荣华《反宫马专集》后,二十年来经久不衰,尽管胡作在今天看来确实过于简单,与现代的专著相比,无甚指导意义,但事实上,胡列举的种种阵式在今天仍不失典型性,其中包含的开局思想如争取河头马等是指导反宫马方布局成功的重要法宝(该书题名为反宫马专集而非中炮对反宫马专集,可想而知)。因此,《反宫马专集》是确立了一种后手防御及反击的战略思想,只有从思想上理解了开局,开局才有灵活性也才有战略意义。以后出版的专著亦有不少,因笔者后手应中炮大多使用反宫马,因此收集颇多,如蜀蓉金启昌编的《中炮对反宫马》,小册子,若干年后金氏又在北京体院出版了《反宫马新篇》,在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有一册《中炮对反宫马》,江西科技还有一本王登亮的《反宫马布局技巧》,大部分内容都与其他著作有相似之处,但有一个特色就是布局类型较为全面,有许多例中炮方上左正马的变例,这是反宫马遇到的首要课题,乐于此道者有深习的必要。专题类有《五六炮对反宫马》蜀蓉、黑龙江人民、人体三版本,《五七炮进三兵对反宫马》、《五八炮对反宫马》、《中炮横车对反宫马》、《中炮缓开车对反宫马》等,此几本书都有辞典效应,各处面面俱到,在解说方面显得十分薄弱,一般都是一个局面,某方有数种着法,结果出来以后,有的书说红优,有的书说黑反先,若不能自己深入浅出研究一番,滥读之下后果实在不堪。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对单提马类</B>:单提马优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单提马即有七宝连树的美称。近代棋坛名宿贾题韬即极为推崇单提马,广东四大天王之一冯敬如即以此布局迎战八方棋手,现代擅长攻杀的北方棋手亦有许多人偏爱单提马。不过由于单提马中路的薄弱性原因,局面布置不断发展,横车过宫的布局在冯敬如时代已经初现端倪,到现代更发展成一完整的理论。笔者以为,最好的单提马著作是董志新的《中炮对单提马》,该书主要分单提马横车和直车两大内容,其中包括应对中炮方的各种局势,理论解说十分详尽,其中还涉及不少辽沈地区单提马名家的战法典故,可谓是当前市面上所见的最典范的教材。此外还有海外出版的彭彪的《中炮对单提马横车过宫》,此书主要写横车急过宫布局的攻防,与缓过宫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此书为爱好单提马的棋友盛赞,但笔者未曾亲见,不敢妄论。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中炮对三步虎类</B>:俗话说,三步出车,但如果红不出车,黑就三步出车了,那就是三步虎。实战中三步虎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也有不少棋手出于战略目的而走出这样的布局的(换句话说,只要你先手不愿意,黑方永远没机会走成左三步虎)。三步虎较好的著作有尚威的《中炮对三步虎攻防战术》、金启昌的《三步虎布局参考》等。尚威的著作很有特点,其中介绍了许多布局陷阱,同时又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正变的涵义,对一般棋迷有很大帮助。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仙人指路类</B>:笔者认为,对于散手棋,棋谱的指导意义似乎不大,散手棋更加注重的布局的和谐和子力配置的优化,没有必然的优劣之分。仙人指路布局,最著名的当属蜀蓉出版的《仙人指路专集(上、下)》等,上册卜凤波著,主讲仙人指路对卒底炮与对兵局,卜亦是辽沈一流高手,然此书质量却甚是一般,下册尚威著,主讲仙人指路对起马、飞象,尚威作品,可谓分析入木三分,虽然没有常规布局体系,但打谱起来兴趣盎然,是笔者难得的略有翻看的散手布局书。此外,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蜀蓉、人体、黑龙江人民都有专著出版,蜀蓉版薄如蝉翼,无甚多价值,挺兵后采用飞相布阵的布局有《兵相局对卒底炮》。人体版作者内有李来群字样,不知是否挂名,但谱多评少,且后面的附局可谓多矣,竟达数十局,平添厚度,颇为不爽。笔者先手不走仙人指路,遇仙人指路多应以卒底炮,因此只选有关章节略看,各版本价值如何棋迷需自行参详。对兵局人体有李德林的专著,另有专门的《对兵局转兵底炮》一卷,飞象、起马都有《仙人指路对飞象》、《仙人指路对起马》,但与大部分开局谱一样,反映效果一般,亦无甚特别之处。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飞相类</B>:笔者以为,先手如果不走中炮的话,飞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飞相是最正规最切实的散手棋,训练飞相局,对提高中残局功力大有裨益。飞相局专门性的布局不少,最著名的莫过于徐家亮的《飞相局》,该书获得当年全国优秀象棋图书展评一等奖,是综合性的飞相局著作中的执牛耳之作,其中叙述十分得当,并不仅仅是罗列变着,而把棋步的意义详解清晰,全书重点绕一中相,如何发挥先行飞相的效力是全书的精髓思想。除此之外还有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金启昌的《飞相局》、上海文化出版的刘彬如的《飞相局》,但都无法与上著比拟。飞相对专题类布局的有《飞相局对过宫炮》、《飞相局对仙人指路》、《飞相局对左中炮》等,飞相局对起马局的专题布局谱有屠景明的《相马实战对局集》,该书取材于一些国内外比赛的实战谱,以飞相对左右正马、左右边马四类,并附上扼要注释与结语,亦属于正规的布局谱类。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过宫、士角炮类</B>:爱好过宫炮者不多,印象中最热衷的莫过于广东顺德的孔广锡,孔老致力于过宫炮先手不败的布局研究,历年来组织举办了三届上涌杯过宫炮王赛,编写了《过宫炮十八变》一书,其中许多变例来自特大比赛中的实战对局,据说孔老目前在推出第五册关于过宫炮的专门布局,可叹笔者在顺德工作两年,日前幸赖于某网友介绍方结识之,并有幸与孔老对弈两局,蒙前辈相让,皆侥幸成和。孔老的过宫炮布局类谱目前尚未在市面流传,颇为遗憾。当前较流行的有人体的《过宫炮布局》,算是较好的官谱了,另有《过宫炮布阵法》一书,未见其详,不予评论,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有《过宫炮新编》、《过宫炮对左中炮》,笔者略看后,弃如敝履。当代对士角炮研究较多的有赵国荣,但可惜的是,尚无专著问世。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有《士角炮新编》、人体亦有《士角炮布局》,不过了无棋趣,笔者翻都没翻过。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四)、残局谱类</B><B>
<p></B>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现代残局谱首选的是贾题韬的《象棋残局新论》,现代又出版了上下卷合编本,同时还加入了刘剑青父子的车马对车双象的研究结果,有极强的可读性。残局历来被视为诡秘莫测,贾氏从形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残局的基本思想和战略战术,同时辅以大量的典型例局说明棋理,下卷从残局角度出发,进而联系全局的作战思维。此乃笔者百分百推荐的经典棋谱,深刻学习之,对棋艺的理解必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第一类:<B>杀局谱</B>。这类谱大多是简明或巧妙的杀局,形势上与实战残局有很大距离,但杀法却十分典型,许多是入局的基本手段。较好的杀局著作是李德林的《象棋杀着大全》,该书按兵种分布分类,皆精选典型实用的杀法,共计六百多局。前人有言,熟打《适情雅趣》两年,可以提高一马的能力,我也说,熟读此书,必高一马,当然,如果你的棋力已经到基本能全部解出其中残局,那就只能当我没说了。其他的杀局著作早年最流行的郑德丰的《中国象棋弃子攻杀法》,几十页小本本,棋例却都挺典型,是当时难得的版本。现代一些排局名家也有专门的杀局著作问世,如黄大昌的《车兵的杀法》、《马炮的杀法》等,这个系列好像有六七本,都只有百局左右,变招少,注解少,可供闲时把玩。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第二类:<B>实用残局谱</B>。对于专业棋迷和棋谱痴迷者来说,有几样谱是多多益善的,一是对局,二是开局,三就是实用残局。实用残局有不少代表作品,较早的有五十年代出版的屠景明的《象棋实用残局》上下两卷,该书选择的例局都很有代表性,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但对各种局面都可谓是点到为止,对求全癖的棋迷来说显然无法满足。较好的作品的是王嘉良李中健等人合著的《象棋残局大全》,内容极其丰富,笔者胆敢断言,谁若入得其中又出得其外,通晓其中奥妙,棋艺必趋上乘也。此外还有一本可备一观的是沈正富的《象棋实用残局手册》,其中收各类实用残局一千局,每局前有取胜要领或守和要领数句,是初、中级棋手的极佳教材,徐天红特大在序言中一语记之:“值得一读!”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实用残局还有一部分是专题类著作,典型代表即陈廉庸的《中国象棋马兵(炮卒)专集》,两本小册子,百页左右,但解决了许多当时棋坛仍感棘手的马兵、炮卒对士相的攻守问题,可惜的是,陈不过四十即英年早逝,实乃棋坛之大不幸也。相似的还有刘健的《象棋炮(马)兵攻杀技巧》,刘乃刘剑青之子,可谓将门之后,此二谱涉及到马兵、炮兵残局的各种可能性局面,局例上百种,熟读之,马炮兵之用法必能曲径通幽处。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第三类:<B>现代排局谱</B>。现代排局谱种类不少,多是现代排局名家裘望禹、杨明忠、朱鹤洲之类人的作品,较有代表的如《百花齐放排局谱》,现今好像已经出版到二十期左右了,华工象棋网至今仍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较为经典的推荐是裘望禹老先生的大作《少子百局谱》,该书百多局,全为红胜,每局编排子力不大于十个,着法在五十回合以上,其中顿挫、闪击等战术颇多,熟读之估计残局功力也是一日千里。该书尚有一姐妹篇《七子百局谱》,此乃典型的排局作品,红黑方均七子,局势以和棋居多,其中亦不乏大型优秀的排局,如第五十局月落乌啼,脱帽中有一步车送花心抓车简直匪夷所思,末后是双兵孤帅对马炮孤将残局,黑势强,这样的局面甚为少见。2003年春节,笔者家乡的擂台残局就选用了该局,后是华工棋友于该书中找到原题。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五)中局谱类</B><B>
<p></B>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市面上的中局谱可谓是多如牛毛,但其中名著却少之寥寥。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凡中局谱,大多是节选实战对局中较为典型的局面,分类记叙,在此基础上加上棋艺的理解,故相对而言编写较为简单,因此市面上的中局谱不下数十种,但由于中局本身的特点,如果在中局发力,则残局失效,如果中局可以发力,则开局失效,因此甚为鸡肋,说中局即无法说开局、残局,但中局不可能跟开局、残局脱钩,在这种情况下,中局谱的市场就较为低迷了。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笔者搜集的中局谱中,较好的有言穆江的《象棋名流精华》,该书可谓集文笔、妙局、佳评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中局作品,金启昌的《棋王胡荣华中局战谱》,此书跟一般的中局书编排差不多,也包括运子、弃子等战术运用的分类,局例皆选自胡荣华的实战对局。吴启生的《棋战中的盘面认识》,该书胜场处在于每局选例前的局面分析,这是许多业余爱好者欠缺的习惯。赵庆阁编的《冠军中局300例》,选局是男女各十位特大的对局实例,还有譬如黄少龙也有一些为棋迷称道的中局谱,但笔者因兴趣原因几乎没有认真翻打过一本中局谱,这也许是至今棋艺水平仍处下游的一个原因吧。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六)综合类</B><B>
<p></B>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综合类包括一些个人专著,其中有开局、中局、残局、对局等,分类介绍或者评述。比如杨官璘的《弈林新编》、赵国荣《棋枰精华录》、黄少龙《象棋形势判断》,初学类如谢侠逊《象棋指要》、贾题韬《象棋指归》等,读这些谱最难能可贵地在于学习其中的棋艺思想和对局面的理解和分析方式,若单单局面于书面知识,则费力不讨好也。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5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七)棋史类</B><B>
<p></B>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如果要说还有什么是经典的棋谱的话,肯定有不少人会说《广州棋坛六十年》。这套书有两种版本,但都极为少见,七卷本的前两卷还偶能在旧书市场遇到,而其他的都只有影印版了。对于这套书,笔者个人意见是,除了印量少几乎没什么优点,笔者曾于大学时候的校图书馆里借阅过第一卷,该书主要讲述广州棋坛的历史故事,用棋局穿插其中,有很强的历史资料性,但观赏性不大,实用性几乎没有,至于其中文笔嘛,与《近代国手名局》还有挺大的距离。《近代国手名局》作者徐清祥,该书主要讲述了近代国手如林弈仙、谢侠逊、彭述圣、四大天王、五虎上将、北方八猛、华东三剑客等等,上部分是文传,下部分名局点评。该书曾经分节登载于中国象棋网上,可谓一流的好书。相类似的还有陆兴和王国栋的《京华象棋名局》,介绍近代北京地区象棋国手的故事,其中棋局、棋评与文史交融,最后部分是北京“一名家”谢小然的棋史传记。现代棋史著名的作品有殷波的《龙吟虎啸》,讲述建国以来的从杨官璘到陶汉明等几位全国冠军的成才之路,并每人附最佳一盘棋简评。此外还有如《象棋大师成名局》,选取了一百多位当代象棋大师,每人一局代表作,名家棋艺风格跃然盘上,实谓佳作。
<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另外当代一个最著名的“棋史作家”是黄少龙,黄少龙的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炮马争雄三百年》、《列炮纵横谈》、《挺兵局的应对方略》等,前者讲的是中炮对屏风马的历史发展变化,从进三卒的梅花谱到反梅花谱,到进七兵、巡河炮、过河车、五七炮等等,中者讲列炮,从大列手炮到小列手炮,半途列炮,新型列炮等,后者是讲仙人指路的布局,从吴兆龙的对兵局到飞象拐角马,再到金钩炮、卒底炮飞相、卒底炮补中炮等等,不熟悉布局结构的棋友可以找来看看,对提高棋艺修养颇有裨益。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 8:40:39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5-9-1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棋迷不可不读。
3#
发表于 2005-9-1 23:1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位仁兄可谓博览棋界群书,见地中肯,观点鲜明,值得一读。
4#
发表于 2005-9-4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5-9-4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公瑾兄之作,如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写得太好了,我还得努力买棋谱!
6#
发表于 2005-9-20 14:23:00 | 只看该作者
邹郎老弟,大半年前我也曾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后来事情多,写起来又觉得不容易分类,一直没有好好写下去.读了你的文章,佩服啊!不过作品还有可以完善之处,有不少重要的棋谱未提及.比如特级大师李来群的佳作&lt;象棋全盘战术指微&gt;&lt;燕赵骄子李来群专辑&gt;,徐天红的&lt;象棋东南烽火&gt;,&lt;江东俊秀徐天红专辑&gt;,湖北科技出的吕钦的&lt;广东少帅吕钦专辑&gt;,&lt;胡荣华对局集&gt;(1,2),李德林的&lt;象棋实用弃子局&gt;,阎文清的&lt;象棋大师名局评析&gt;,徐天利的&lt;猴年象棋大师赛对局选精评&gt;等,棋史类的重要作品还有&lt;棋城外史&gt;&lt;棋话汇编&gt;&lt;弈林野史&gt;,对局评注少了56年开始出的历届个人赛专集,布局专著&lt;象棋斗炮战&gt;,上海文化出的&lt;象棋现代流行布局精华&gt;&lt;象棋布局例典&gt;&lt;象棋实用布局新招&gt;等,残局谱中林幼如的&lt;车马专集&gt;,邓崇律的&lt;象棋排局大观&gt;(1--5),还有应该分一类谈谈有关让先让子的棋谱,如杨官璘的&lt;弈林精华&gt;,何顺安的&lt;弈径&gt;,唐博渊的&lt;象棋让子技巧探秘&gt;等.
7#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对对,多谢小宁波兄!</P>
<>本来写这样的文章就是本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岂敢一文令天下从?</P>
<>你提到的书中,湖北科技那套对局集我只收到一本,就是王嘉良的自战解说那本,所以一直引以为憾。</P>
<>棋史类的那几本我也没有,一时也忘了棋城外史等书。</P>
<>个人赛对局集、团体赛对局集、各类杯赛对局集我有提到,不过略说罢了,象棋斗炮战是顺炮列炮布局吧?上海文化那三本布局书挺一般的我觉得,我有其中一本,不过觉得没什么用。</P>
<>车马专集是漏了,疏忽了,呵呵,现代许多车马谱都有以是为蓝本的迹象,一时不察,赧甚,呵呵。</P>
<>让子多在古谱,象棋让子技巧探秘估计是唯一的让子棋专著,但我感觉象棋让子跟围棋让子区别很大,下手不能跟学围棋那样把让子棋的技术往实战中挂钩,象棋让子下法与全盘下法毕竟有很大不同的,而弈径我没有,所以也没想过把他单独作一个类别。</P>
<>多谢宁波兄的指教,呵呵。</P>
8#
发表于 2005-9-21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斗炮战讲的是顺炮布局(直车对横车,直车对缓开车),这是王嘉良,孟立国两位的名著.上海文化出的那几本布局书主要是体例相同,一以贯之,所以有些价值.老的对局集还有窦国柱的&lt;近代象棋名局选&gt;,卢辉的&lt;广州今昔象棋手对局选评&gt;,分别介绍扬州,广州两地象棋名手的对局,专讲周德裕对局的&lt;近代棋王征战谱(1,2)&gt;,贾题韬的&lt;象棋论坛&gt;中也有不少老棋手的对局,另外黎民良的&lt;杨官璘胡荣华对局述评&gt;也不错.
9#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11:53:00 | 只看该作者
<>恩,小宁波兄,不如您也学trainyou前辈一样帮我补充一下吧,您渊博呀,小弟自愧不如,呵呵</P>

<>你后面提到的书中,我一本都没有,象棋论坛知道,是棋评集,其他几本在孔网见过,不多要么买不起,要么买不到,呵呵</P>
10#
发表于 2005-9-24 10:27: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最近实在太忙,等空一些再说吧.过去棋书一印就是上万,现在可没有那么红火了,可悲啊,象李来群&lt;象棋全盘战术指微&gt;,胡荣华&lt;胡荣华象棋自战解说谱&gt;,刘殿中&lt;盘河马探秘&gt;,许银川&lt;银川棋路&gt;那样的绝顶高手的心血之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11#
发表于 2005-10-14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6-2-15 19:25: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隶书 size=5>听邹郎一席言,天下棋谱归纳得十之有九,</FONT></P>
<><FONT face=隶书 size=5>佩服佩服</FONT></P>
13#
发表于 2006-6-28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很好地总结了棋谱的大概情况。稍微补充几点:</P>
<>1。大师系列,个人觉得蜀蓉版《李义庭专集》不可错过。读完此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象棋境界。李特大的攻杀绝对不在王老虎之下。唯一不解的是:李特大的棋有时劣的出奇,根本不象同一个人下的。另外,黑龙江科技出的一系列特级大师专集,如孟立国、刘殿中等,棋评水平低下,但选局很有棋史意义,值得一提。</P>
<>2。顺炮布局,个人觉得有王老虎的《横车对直车》三部曲加《象棋斗炮战》已可横冲直撞于江湖了。《顺炮全集》,有大杂烩之嫌,所谓“大全即是大不全”也。</P>
<>3。单提马布局,董志新的作品又是一个大杂烩,论深度反不如其早期人体版的横车专集。但最用心、有最有心得的作品,我认为是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绝对好书。另外贾题韬前辈的有关论述,也令人拍案叫绝。</P>
<>4。当代排局,绝不能遗漏李中健先生的系列实用排局作品。其用国际象棋逻辑编排的棋谱,风味浓郁,自成体系,实在是可读之再三的好东西。</P>
<>胡言乱语,请各位指教。</P>
14#
发表于 2006-8-6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BR></STRONG></FONT>
15#
发表于 2006-8-12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一马单提</I>在2006-6-28 17:02:00的发言:</B><BR>
<>3。单提马布局,董志新的作品又是一个大杂烩,论深度反不如其早期人体版的横车专集。但最用心、有最有心得的作品,我认为是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绝对好书。另外贾题韬前辈的有关论述,也令人拍案叫绝。</P>
<>4。当代排局,绝不能遗漏李中健先生的系列实用排局作品。其用国际象棋逻辑编排的棋谱,风味浓郁,自成体系,实在是可读之再三的好东西。</P>
<>胡言乱语,请各位指教。</P></DIV>
<>同意此君的话,甘雨时虽无名气,但这部《单提马源流》绝对是用心之作,可与黄少龙的《马炮争雄》、《列炮纵横谈》等著作等量齐观,喜欢从历史角度把握布局的棋迷不可不读。</P>
16#
发表于 2006-8-12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邹郎此贴写得甚好,尤其是专题类开局这一部分写来十分详尽,想必邹兄对各类开局书籍也是喜爱有加、心得颇多。但残局部分,仍言犹未尽。我补充几点:</P>
<>1、从横向看,残局可分为实用残局、排局两大类,近年由于李中健的功劳,又出现了“实用排局”的新概念。从纵向看,残局又可分为古谱残局、江湖残局(也可称民间排局)、现代排局。</P>
<>2、古谱残局:实用残局以《桔中秘》(也包括《适情雅趣》)为代表,排局则以清代四大名谱为代表,另外,尚有《韬略元机》、《百变象棋谱》等也可一读。</P>
<>3、江湖残局:许多古谱残局其实也可视为江湖残局,如《蕉竹斋》、《湖涯集》等,现代人编选的书籍也较多,如屠景明的《象棋古谱残局选》、瞿问秋、杨明忠编著的《江湖残局》、《象棋民间排局》,陈松顺的《江湖棋局探秘》等。</P>
<>4、现代排局:由于排局家的出现,这部分书籍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个选择。我个人不太喜欢黄大昌之流的排局,至今令我最爱不释手的是张建麟的《弈海烟波》。</P>
<>5、实用残局:这部分书又可分为几类,理论类、综合类与专题类。</P>
<>1)理论类:不消说,贾老的《象棋残局新编》是经典。</P>
<>2)综合类:这类书是手册,也是辞典,需要常翻的,案头必备。我喜欢沈正富的《象棋实用残局手册》与屠景明的《象棋残局例典》两部,而屠的《象棋实用残局》(两卷)因属早期,其中许多局例的胜和结论已经过时了。另外还有王、李编著的《象棋残局大全》。</P>
<>3)专题类:陈廉庸的《炮卒专集》、《马兵专集》以及刘健的《中国象棋炮兵攻杀技巧》、《中国象棋马兵攻杀技巧》是其中代表,另外人体出过一套分类实用残局丛书,由于这套书太多,我没有购买。</P>
<>6、实用排局:喜欢实用残局的不可不读李中健的书,他的名著《残局攻杀技巧》尤其要看,这部书也奠定了他在象棋实用残局方面的“精巧”地位。此外,他的著作还有《兵的妙用》、《车炮的妙用》、《象棋实用排局》、《象棋残局全书》等等。</P>
<P>以上补充,请各位指教。</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2 9:28:55编辑过]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一马单提、如影两位棋友的补充!
18#
发表于 2006-9-27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谁有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P>
<>开价多少</P>
19#
发表于 2007-2-17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孔网大概7/8元一本
20#
发表于 2007-4-4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咦?这个贴子我记得我以前回过贴的啊?
21#
发表于 2007-4-4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p>哈哈,找到了,我的回贴在这:<br/><a href="http://www.hgchess.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5617">http://www.hgchess.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5617</a><br/><br/><a href="http://www.hgchess.com/bbs/index.asp?boardid=2&amp;page="><font color="#000000">象棋总坛</font></a> → 〔原创,待抛砖引玉〕棋迷戏点象棋谱 </p>
22#
发表于 2007-5-13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3#
发表于 2007-5-16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过一本钱俊&lt;象棋中局初探&gt;,感觉这本理论性很强,是一本中局入门的好书.我一开始是买的一本盗版书叫&lt;象棋名家实战技巧-中局篇&gt;,后来才知道正版书叫&lt;象棋中局初探&gt;,并且买了一册.
24#
发表于 2007-11-10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该学习的书太多了
25#
发表于 2008-4-26 21:54:00 | 只看该作者
有谁知道哪能收齐这些书?
26#
发表于 2008-8-17 17:17:00 | 只看该作者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时候书多了,又不知道看那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8 14:21:02编辑过]
27#
发表于 2008-10-5 20:09:00 | 只看该作者
<p><strong>?广州棋坛六十年史,在邹兄眼中不过是一套普通的棋史资料罢了!</strong></p><p><strong>失望呀!不知老兄是从什么角度看它的?</strong></p><p><strong>在小弟心中却是棋艺圣经!它记载的是难忘的历史,研究棋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棋谱上的棋艺水平,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是很粗糙!但是观赏性,却一样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观点是李义庭特大所说!)</strong></p><p><strong>尤其是它的技法,对初级水平棋友的提高,比现代的大师的棋谱,有过之无不及也!!!</strong></p><p><strong>仁者见仁,智者见智!</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6 21:10:15编辑过]


[ 本帖最后由 仙人背剑 于 2008-10-31 11:20 编辑 ]
28#
发表于 2008-11-30 22:25:5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品论的很好!
补充一下:现在市面上的什么布局大全,专集之类。。。大多是出来混钱的,哎。。。都是大杂烩呀。
就拿王嘉良写的书来说吧,早年的前锋、中锋、后卫写的很好,桔中胆也写的不错,因为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总结和拆棋心得。。。而现在的呢?哎,出来混钱呀。。。没有深度的东西。还搞了个初、中、高级教程,简直就是。。。。挂羊头买狗肉。。。哪有棋手是看了“高级教程”就成为高级的。。。
还有那个黄少龙,早年的书还是有质量的,现在是高产。。。狂出来骗钱。。。书名到启得响当当。。。又是速进又是速成,简直就是。。。
29#
发表于 2008-12-15 09:33:04 | 只看该作者
我给总结了一下:东北的王光头,天津黄光头,北京金光头,另外有个百岁大光头都是比较哪个的。
30#
发表于 2009-9-24 22:40:0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黄少龙的书最垃圾,尤其是金盾出的一本比一本垃圾,和老黄过去的纵横谈系列没法比,感谢大家的介绍,我在孔夫子网上按图索骥买了十几本了,孔网的书就是比较便宜,比坛里那些所谓的棋友的书便宜一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11 04: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