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象棋残排局书写法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3 12:5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象棋残排局书写法之我见
             周   
               上  篇
自北宋末年,小象戏定型为现代象棋型制以来,象棋残局、残篇、棋局、排局等著作林林总总、比比皆是。然而,古之书写法不成文,虽有一定的书写格式,但太纷繁,极为不便;今之书写法又不见经传。所以,从古至今的研究象棋残、排局人士,在书写作品时形成了自由体,你有你的一套写法,我有我的一套程序,各利其事,不成章法,不成体系。笔者深深地感到,撰写“残排局书写法”刻不容缓,是当代排局界人士责无旁贷的事情,应尽快出台,使之成为排局界人士共同遵守的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纵观现代各种公文,就连最简单的家书(信)、请假条、报告、收据等,都有书写的格式和要求,而残排局却没有!为了填补“残排局书写法”这一空白,笔者不揣浅陋,草拟了这份“残排局书写法”,供业内人士参考,效仿,使之逐渐成为一种写法规范。不妥之处,祁请高明指正,从而进一步加以修改,使之趋臻完善。
一、关于主着法(主变):
1、  主着法的概念:
   主着法——是指一则残排局,从展形,捣形,按照“胜方速胜,负方迟负”(如是和局,双方则以最长着法)的原则,分出胜或和的着法。
2、  与主着法同义的谓称:
主着法或主变,是当今最流行的两种同义的谓称。从古至今它的谓称还有:一本、正本、正变等。
3、  主着法的书写要求:
① 写残排局的名称,应将名称工整的写在正规稿纸(一般指小16开,20*20=400)的正上方,尽量做到左右对称。
②主着法的右上方要求书写:【着法 红先胜或红先和】,使人一看便知道该残排局的结果,但忌用标点符号。
③残排局的棋图,应制图贴在约占一张稿纸四分之一处的右上方,与主着法首回合平齐。
④主着法的回合数需要编号:1~9号写在稿纸左边的格子外,从编号第10起,逢单号仍写格子外,逢双号写在稿纸横向的第11格内。编号及表明回合数的好处有:a,使人一目了然知道该局多少回合胜或和。b,有的注明中会提到主变在某回合时或从某回合起,以下同主变。这样就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主变中某个回合。
⑤主着法的书写:
A、必须采用“完整记录法”书写,如:炮二平五马8进7 马二进三 车9平8 等等。
B、主着法的整个过程,均不必使用标点符号,包括自己认为的好着、妙着也不必用叹号。
C、主着法的最后一着(即将死对方时)的后面,应标明:红胜或和,且用括号括起来,如(红胜)或(和),这是为了让人一看便知道棋局结束了。
D、对于未将死对方,但又是必胜或必和的局面,可在结尾时写明:(红胜定)或(和定)。也可用(“双方演变下去是胜或和”)。
E、对于同一种子力,如兵,在四路和六路有两个子以上,则要十分清楚地标明是走动那一个兵,如:“前兵四平五”或“中兵六平五”等,否则容易混淆。
⑥主着法中注解的标明:
主着法中,凡有变化的地方,都必须标明注解,把阿拉伯数字圈起来,按顺序排列,如:①、②、③、④······。这里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和局。必须标明双方变化的注解。
第二种:红胜局。应采用“胜方速胜,负方迟负”的原则,只要标出负方的变化的注解,不必标出或写出胜方的变化注解。如果胜方还有与主变同步胜的着法时,才需要标出胜方的注解,而这种注解,其实就是该局的另一套主着法。
⑦主着法的数字表示:
前文已说,主着法要用“完整记录法”书写。红方用中文数字:一、二、······九。黑方用阿拉伯数字:1、2、3、······9。
4、  主着法的书写格式:
用400字稿纸格式,举例如下: 缺图
二、关于副着法(注解)
1、  副着法的概念:
副着法,即注解:是指一则残排局主着法确定后,弈棋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变化。
2、  与副着法同义的谓称:
从古至今,副着法曾经用过的谓称如下:副变、变着、变化、副本、二本、三本、二变,接变、注解等。当今最流行的是:注解。其他谓称基本不用了,但又必须知道,因为它们在象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并且在阅读古谱时经常会遇到。
3、  关于注解:
在书写法中,“注解”两字可以直接用,也可省略“解”字,用“注”即可。
4、  注解的书写要求:
①“注解”或“注”的后面用冒号,即“:”,如:注解:、注:。且每一着的后面都要加上标点符号。红方用逗号,即“,”;黑方要用分号,即“;”。为什么要这样用标点符号?因为红黑方各弈一着,即为一个回合,它和下一回合是同属的并列关系。所以,一个回合结束后要用分号。切忌连续用逗号!(许多书上有这种情况,这是错误的)
②每条注解结束时,只要写:红胜。不必再写:红速胜。“和局”就写:和局。但后面都要用句号,即“。”。
③“注解”不同类型的写法区别:
A、  本条注解是唯一变化的,书写格式如下:
注:①如XXXX;则XXXX,······;XXXX,红胜。不必写成:如改走XXXX;则XXXX,······;XXXX,红胜。因为有变化才须标明注解,已经含有改走之意。所以,可以省略“改走”二字。和局亦如此。
B、  本条注解从一开始就是多种变化的,书写格式如下:举例说明:
注:①如改走:甲、XXXX;XXXX,······;XXXX,红胜。乙、XXXX;XXXX,······;XXXX,红胜。丙、略。和局亦如此。
C、  本条注解变化中还含有一种变化的,书写格式如下:
注:①如XXXX;则XXXX,XXXX(XXXX;XXXX,·······;XXXX,红胜。);XXXX,······;XXXX,红胜。和局亦如此。
D、  本条注明变化中还含有多种变化的,书写格式如下:
注:①如XXXX;则XXXX,XXXX(如改走:A、XXXX;XXXX,XXXX;·······;XXXX,红胜。B、XXXX;XXXX,······;XXXX,红胜。C、XXXX;XXXX,······;XXXX,红胜。);XXXX,XXXX;······;XXXX,红胜。和局亦如此。
E、  本条注解变化中有变化,变化中又还有变化的,即变化繁复的,书写格式如下:
将上述已叙的A、B、C、D、均用上后,还是无法表达清楚变化的,可采用列分图来表述。如:如XXXX;见分图<1>;又如:改走:一、XXXX;二、XXXX;三、XXXX;这三种情况见分图<2>。等等。
5、  关于列分图:
对于大型的、变化深奥纷繁的棋局,列分图最清楚了,再叙述也就方便多了。
分图的书写格式如下:举例阐明:
分图<1>形势,轮黑方先行。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如改走:XXXX;结论是胜(和)。着法试演如下:······ XXXX  XXXX  XXXX① XXXX  XXXX  XXXX② XXXX ······③XXXX(红胜)(和)。
注:①如XXXX;则XXXX,XXXX;······;XXXX,红胜(和)
②如改走:甲、······,红胜(和)。乙、······,红胜(和)
③如XXXX;XXXX,XXXX(XXXX;XXXX,······;       分图1
XXXX,红胜。);XXXX,XXXX;XXXX,······;红胜(和).分图<2>形势,轮黑方先行。
  如改走:一、XXXX;二、XXXX;均为红胜(和)。
着法试演如下:
第一种着法:XXXX······ XXXX (红胜)(和)。
第二种着法:XXXX······XXXX  XXXX  XXXX① XXXX  XXXX② ······XXXX 红胜(和)
注:①如改走:甲、XXXX;XXXX,······;XXXX,红胜(和)。乙、XXXX; XXXX,······;XXXX,红胜(和)。                                    
②如XXXX,则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红胜(和)。);XXXX,XXXX;······;XXXX,红胜(和)。
如果在分图注解中,又遇到变化复杂的情况,可参照主着法中的注明A、B、C、D书写。
6、  少于3个回合的注解:
一般情况下,少于3个回合变化的(不含三个回合),不用标明,也不用写出注解。
         未完待续       请看下集   
特别说明:
    笔者拙篇已经王勇闯、邓伟雄、孙达军、王方权、白宏宽、钟志康、朱鹤洲等先生审阅。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周  平
                                            2011年11月21日
                                                于南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2-7-23 13:04:15 | 只看该作者
敢于吃螃蟹,有想法,有独到见解,思路严谨,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2-7-23 13:59:57 | 只看该作者
似乎规定的是投稿的稿纸格式,而不是排局书的排版格式。
实际上就是注解的写法如何规范,古谱的接变方式简单清晰,可以适用任何排局,但比较占篇幅。注解方式比较紧凑,但变化套变化的时候看不清楚。
4#
发表于 2012-10-30 17:26:48 | 只看该作者
先顶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0-16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